熱門關(guān)注
三陰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沖穴 迎香穴 腎俞穴 血海穴 關(guān)元穴 風池穴 中脘穴 陰陵泉穴 肩井穴
人體穴位網(wǎng)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人體穴位圖 > 中醫(yī)針灸

一針療法

時間:2015-06-08 14:08:56   來源:人體穴位網(wǎng)  作者:m.eeocool.cn

八、臟腑病癥的一針療法舉要

1.胃脘痛

又叫胃痛,指肚臍以上,劍突心口以下部位的上腹部疼痛。

(1)       至陽或靈臺:以指代針,按壓至陽、靈臺穴,治療急性胃痙攣有特效。注意:一是體位,坐位效果不好,應取俯臥位。二是找穴方法,從兩個肩胛骨下角找一連接線,與椎體相交的地方就是第7胸椎,上為靈臺,下為至陽,一般情況下此兩穴都有顯著的壓痛點,若壓痛點不明顯,可上移或下移一個椎體。三是按壓方法,醫(yī)者立于患者一側(cè),用雙手拇指指腹分別放于至陽穴靈臺穴上,行圓圈狀按揉,用力要垂直朝向腹部方向,用力大小以病人能耐受為度,按壓時間一般為3~5分鐘,按壓時囑患者行緩慢而深長的腹式呼吸,以活動胃部,可提高療效。

(2)       中脘:對急慢性胃痛都有效,對急性胃痛效果更好。

(3)       內(nèi)關(guān):既可理氣止痛,又能和胃止嘔,對胃痛伴有惡心嘔吐者最為適宜。

(4)       足三里(胃痛三要穴:中脘,內(nèi)關(guān),足三里)

(5)       公孫:對脾胃虛弱或虛寒的胃痛最為適宜。

(6)       尺胃:位于右側(cè)上肢太淵與尺澤連線的中點,即孔最下1寸處。

(7)       臍胃:在肚臍坐上方(相當于時鐘的1~2點處)0.5~1寸壓痛點處。針刺可直刺1~2寸,常與其它穴位配合使用。

2.腹痛

1  足三里或中脘:治療上腹部以中脘穴為中心的疼痛,即胃脘痛。

2  上巨虛:臍周疼痛,即以雙側(cè)天樞穴為中心的疼痛。單用即可,也可配合天樞。

3  下巨虛:臍下疼痛,特別是以關(guān)元穴為中心的腹痛。配合關(guān)元、太溪,用補法。

4  曲泉:肚臍下腹部兩側(cè)叫少腹,如果兩側(cè)或一側(cè)少腹疼痛。臨床常見左下腹脹痛,甚則有時起包塊,疼痛則欲大便,便后疼痛緩解,多見于慢性結(jié)腸炎患者。配阿是穴。

3.膈肌痙攣

俗稱“打嗝”。中風后遺癥呃逆的病人,可用炙甘草湯。

(1)       攢竹:讓病人端坐,用雙手拇指重按雙側(cè)攢竹穴,其余四指緊貼率谷穴,由輕到重持續(xù)按揉5~10分鐘。

(2)       翳風:按壓治療呃逆首先。按壓同時讓患者深吸一口氣屏住呼吸。

特殊:“噦而腹痛,視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此呃逆乃腑氣不通,濁氣上逆動膈所致,大便不通,則呃逆難止,當用通下之法,可用大承氣湯內(nèi)服。亦可玄明粉30克,冰片5克,研末酒精調(diào)和外敷臍部,貼后大便暢行,呃逆即止。

(3)       太淵:屬肺胃氣逆者療效甚佳,對于其他病機引發(fā)的呃逆在療效欠佳。

(4)       乳中:激光治療儀照射。

(5)       中魁:奇穴,位于手背,在中指近端指間關(guān)節(jié)的中點,有降逆止嘔止呃的作用,主要治療噎嗝、反胃、嘔吐、呃逆等,一般多用灸法。

(6)       太溪:治療腎虛沖氣上逆動膈引起的呃逆。對此種呃逆,還可用涌泉穴,針刺或用吳茱萸醋調(diào)貼之均可。

4.      急性胰腺炎

臨床以急性腹痛,發(fā)熱伴有惡心、嘔吐,血與尿淀粉酶增高為特點。

地機

5.      支哮

(1)       孔最:支哮急性發(fā)作者,針刺孔最穴有平喘的作用。

(2)       魚際

(3)       神闕

改善過敏體質(zhì):拔罐五分鐘即將罐取下,再拔五分鐘再取下,連拔三個五分鐘為一次,每日拔罐一次,堅持拔2~3個月,可改善過敏體質(zhì)

6.      心絞痛

(1)       內(nèi)關(guān)

(2)       至陽

7.       喜笑不休

神門

8.      臟躁

主要癥狀為悲傷欲哭,不能自已。取少海。

9.      慢性膽囊炎

右脅部或右上腹部疼痛不適感,多呈脹痛或悶脹感,可向右肩部放射,癥狀在多食油膩及情志不暢后發(fā)作或加重。屬中醫(yī)“脅痛”范疇。

(1)       陽陵泉膽囊穴:“揣穴”:在陽陵泉及其下方找壓痛點,哪兒壓痛明顯,就在哪兒針刺。

(2)       丘墟透照海

10.  痛經(jīng)

主要與肝脾腎有關(guān),常規(guī)的針灸方法是取關(guān)元、三陰交、血海等足三陰經(jīng)穴。直接調(diào)節(jié)沖任督脈作用于胞宮效果更迅速。

(1)       十七椎(第5腰椎棘突下):先按壓后針刺。針刺十七椎穴時,也可加刺承山穴,用3寸毫針向上斜刺,起針后可在十七椎拔罐5~10分鐘,效果更好。對于寒凝血瘀的痛經(jīng),用之最宜。

(2)       神闕(參考《中醫(yī)臍療大全》第二版)

11.  急性扁桃腺炎

“乳蛾”、“咽喉腫痛”等病范疇。

(1)       少商:點刺出血。

(2)       商陽:過食辛辣煙酒等,胃熱火毒上攻咽喉導致的急性扁桃體炎,可取此穴點刺出血。

12.  美容

(1)       足三里

(2)       人迎

13.  養(yǎng)生保健

足三里、涌泉、太溪、氣海、關(guān)元、神闕

 

共6頁   首頁 上一頁 2 3 4 5 6 下一頁 尾頁

查看評論

評論:一針療法

首頁 | 高級搜索 | 聯(lián)系我們 | 信息反饋 | 網(wǎng)站地圖 | 返回頂部 | RSS訂閱

Copyright © 2012 - m.eeocoo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體穴位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