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子菜(學名:Gynura divaricata (L.) DC.)是菊科,菊三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60厘米,莖木質,干時具條棱,葉質厚,葉片卵形,橢圓形或倒披針形,上面綠色,下面帶紫色,葉柄有短柔毛,上部葉漸小,苞葉狀,狹披針形或線形,羽狀淺裂,頭狀花序,花序梗被密短柔毛,具線形苞片??偘姞?,長8-10毫米,寬6-8毫米,基部有數個線狀或絲狀小苞片;總苞片狹披針形,小花橙黃色,有香氣,花冠裂片長圓狀卵形,頂端紅色,瘦果圓柱形,8-10月開花結果。
主要分布于中國廣東、海南、香港、云南。越南北部也有分布。常生于海拔100-1800米的山坡草地、荒坡和田邊潮濕處。
白子菜可旺火清炒、淖水涼拌,也可作為燉湯、魚、肉類及蛋等配料,白子菜的多種做法皆可保證色澤好、口感佳且無特殊氣味。白子菜具有降"三高"、治療壞血病及貧血、解毒、防癌、抗氧化、抗誘變、抗炎、抗菌、抗腫瘤、保肝利膽及調節(jié)免疫功能等生物活性。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白子菜
拉丁學名
Gynura divaricata (L.) DC.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合瓣花亞綱
目
科
菊科
亞科
管狀花亞科
族
千里光族
亞族
千里光亞族
屬
種
白子菜
命名者及年代
(L.) DC.,1838
目錄
1形態(tài)特征
2生長環(huán)境
3分布范圍
4栽培技術
5附注
6參考文獻
折疊編輯本段形態(tài)特征
白子菜(圖1)
白子菜(圖1)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莖直立,或基部多少斜升,木質,干時具條棱,不分枝或有時上部有花序枝,無毛或被短柔毛,稍帶紫色。葉質厚,通常集中于下部,具柄或近無柄;葉片卵形,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2-15厘米,寬1.5-5厘米,頂端鈍或急尖,基部楔狀狹或下延成葉柄,近截形或微心形,邊緣具粗齒,有時提琴狀裂,稀全緣,上面綠色,下面帶紫色,側脈3-5對,細脈常連結成近平行的長圓形細網,干時呈清晰的黑線,兩面被短柔毛;葉柄長0.5-4厘米,有短柔毛,基部有卵形或半月形具齒的耳。上部葉漸小,苞葉狀,狹披針形或線形,羽狀淺裂,無柄,略抱莖。頭狀花序直徑1.5-2厘米,通常(2) 3-5個在莖或枝端排成疏傘房狀圓錐花序,常呈叉狀分枝;花序梗長1-15厘米,被密短柔毛,具1-3線形苞片??偘姞睿L8-10毫米,寬6-8毫米,基部有數個線狀或絲狀小苞片;總苞片1層,11-14個,狹披針形,長8-10毫米,寬1-2毫米,頂端漸尖,呈長三角形,邊緣干膜質,背面具3脈,被疏短毛或近無毛。小花橙黃色,有香氣,略伸出總苞;花冠長11-15毫米,管部細,長9-11毫米,上部擴大,裂片長圓狀卵形,頂端紅色,尖?;ㄋ幓库g或徽箭形;花柱分枝細,有錐形附器,被乳頭狀毛。瘦果圓柱形,長約5毫米,褐色,具10條肋,被微毛;冠毛白色,絹毛狀,長10-12毫米?;ü?-10月。
白子菜
白子菜
折疊編輯本段生長環(huán)境
生于山野疏林下或栽培于農舍附近田邊地角上。 常生于山坡草地、荒坡和田邊潮濕處。 海拔100-1800米。
折疊編輯本段分布范圍
白子菜
白子菜
分布于廣東(廣州、南海)、海南(澄邁、崖縣、萬寧、保亭、瓊中、瓊山等)、香港、云南(景東、紅河、綠春)、廣西。越南北部也有分布。
折疊編輯本段栽培技術
(一)栽培季節(jié)及栽培方式。
百子菜抗逆性強,在廣州地區(qū)終年均可種植和采收,在高溫的夏季依然生長良好。百子菜通常在春、秋季育苗定植,多采用露地栽培,而在冬季、早春,溫度低于15℃時生長緩慢,采取保護性設施有利于植株的生長
(二)繁殖方法
百子菜以扦插繁殖為主,全年均可進行,以春、秋兩季為宜,夏季成活率低。育苗宜選用細沙或疏松的沙壤土作床土,從植株上剪取生長良好的健壯枝條作插條,剪成具有3-5個節(jié)位、約10厘米長的小段,除去基部葉片,將插條的1/2插入床土。有條件的可覆蓋遮陽網,防止陽光直射,減少插條水分損失,保持士壤和空氣濕度,以提高成活率。扦插后4-7天,插條即能發(fā)生不定根,12-15天后可移植至大田。春、秋兩季直接剪取枝條扦插到大田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定植
百子菜根系發(fā)達,是一次種植多年多次采收的蔬菜。在生產上選擇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能力強、通氣性良好的微酸性土壤有利于增產及提高品質。百子菜需肥量大,要求土壤養(yǎng)分供應持久,施足基肥是高產優(yōu)質的關鍵,通常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3000千克。一般1.5-1.7米包溝起畦栽培,畦高20厘米左右,畦面整細呈龜背形,3行植,株距25-30厘米,畝植約3500株。定植后隨即淋透定根水。
(四)田間管理
1.肥水管理 百子菜營養(yǎng)生長期長,在我國南方種植一般能終年生長,因此除了要追施速效肥外,生長期間要及時補施有機肥。定植后,經3-4天緩苗,即可薄施復合肥水提苗,15天后每畝可追施腐熟的糞肥水300-500千克+尿素少量或復合肥10-15千克,以后每隔10天追速效肥1次。另外,每個月需增施1次有機肥,可用花生麩粉加細土施入,也可用腐熟的雞糞加細土施入。百子菜生長量大,需保持土壤濕潤,雨季則要及時排水,防澇漬。
2.中耕除草 植株封行前需進行l(wèi)-2次中耕除草。中耕需在晴天進行。早春氣溫較低,中耕有利于提高地溫;夏季中耕則可保墑、增強土壤的通氣性、促進土壤有機質的分解。封行后不宜中耕,但仍要增施有機肥和培土。
3.植株調整 百子菜生長旺盛,生長后期莖葉交疊,不利于通風及田間操作,亦影響植株的生長,此時應將植株距離地面約15厘米以上的枝條全部剪除,同時增施有機肥和培土。修剪次數和修剪時視植株的高度和生長勢而定。當植株枝條過密、過高及生長明顯減弱時,需進行植株調整。
(五)病蟲害防治
百子菜抗性好,病蟲害少,僅見蚜蟲、斜紋夜蛾、灰霉病等的危害。但在土壤板結、溫度過高、田間積水時植株會出現枯死現象,應選擇疏松的土壤栽培,及時排水,有條件可覆蓋遮陽網。[1]
折疊編輯本段附注
《海南植物志》將Gynura maclurei Merr.并入本種作為異名,認為其"葉片較薄、細脈,干時不顯露而已",但據張肇騫(1937)的記載,認為后者與本種近緣,葉兩面被柔毛或疏短毛,葉脈不明顯相區(qū)別。據兩者的毛被及細脈連結成黑色網的特征,應視為兩個分立的種為宜。后者已被F. Davies并入山芥菊三七G. barbareifolia Gagnep.作為異名。[2]
折疊編輯本段參考文獻
Gynura divaricata (L.) DC. Prodr. 6: 301. 1838; Forbes et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3: 447. 1888; Merr. in Trans. Amer. Philos. Soc. n. s. 214; 394. 1935; Chang in Sunyatsenia 3; 298. 1937; S. Y. Hu in Quart. Journ. Taiwan Mus. 19: 280. 1966; 侯寬昭, 廣州植物志529.1956;海南植物志3: 416.圖819.1974, p. p; F. Davies in Kew Bull. 33 (4) 635. 1979;秦嶺植物志1 (5): 285. 圖204. 1985. --Senecio divaricatus L. Sp. Pl. 866. 1753. --Cacalia incana L. Sp. Pl. ed. 2: 1169. 1763. --Cacalia ovalis Ker-Gawl. in Bot. Reg. 2, t. 101. 1816 --Gynura auriculata Cass. Opusc. Phyt. 3: 100. 1834; Gagnep. in Lecomte, Fl, Gen. Indochine 3: 514. 1924 --Gynura ovalis (Ker-Gawl.) DC. Prodr. 6: 300. 1837; Forbes et Hetn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3: 448. 1888; S. Y. Hu in Quart. Journ. Taiwan Mus. 19: 390. 1966. --Gynura ovalis var. pinnatifida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3: 448. 1888. --Gynura hemsleyana Levl. in Bull. Acad. Geogr. Bot. 24: 284. 19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