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推拿防治某些小兒病證的方法。由于小兒在生理、病理上的特點,故小兒推拿也有其特定的穴位和術(shù)式。手法應(yīng)輕快柔和,常用的有推法、揉法、捏脊法和推脊法。常用穴位有脾土穴、大腸穴、板門穴、三關(guān)穴、六腑穴、天河水穴、七節(jié)穴、龜尾穴、丹田穴等。對腹瀉、疳積、外感發(fā)熱、小兒麻痹癥及脫肛等病證的防治效果較好。用于5歲以下小兒適宜,年齡越小,療效越好。
是否處方藥
非處方藥
主要適用癥
對腹瀉、疳積、外感發(fā)熱、小兒麻痹癥及脫肛
常用手法
捏脊法,推法,推脊法
常用穴位
脾土穴,大腸穴,三關(guān)穴
目錄
1療效
2推拿方法
折疊編輯本段療效
小兒推拿療法歷史悠久,易為患兒接受,用于治療小兒的某些疾病有良好的療效。孩子生病打針吃藥,大人看著心疼無比,盡可能不使用化學(xué)藥物,已成為醫(yī)學(xué)界的共識和兒童家長的追求。小兒推拿不必打針吃藥,沒有毒、無副作用,也不需要醫(yī)療器械,手法簡單易用,是自然、物理的兒童保健、疾病預(yù)防和恢復(fù)方式。嬰兒撫觸已經(jīng)為很多寶寶家長所知,與嬰兒撫觸相比,小兒推拿具有更加豐富的經(jīng)絡(luò)、穴位以及手法,效果更好、適應(yīng)范圍更廣,對兒童的健康和生長發(fā)育具有更好的效果。
折疊編輯本段推拿方法
小兒推拿手法應(yīng)輕快柔和,有的手法雖與成人推拿相同,但手法動作及操作方法卻不一樣。治療穴位有時也和成人不同。
折疊常用手法
1.推法:用拇指面(正、側(cè)兩面均可)或食、中指面,在選定的穴位上作直線推動,稱直推法;用雙手拇指面在同一穴位起向兩端分開推,稱分推法(圖2)。2.揉法:用指端(食、中、拇指均可)或掌根,在選定的穴位上貼住皮膚,帶動皮肉筋脈作旋轉(zhuǎn)回環(huán)活動,稱揉法(圖3)。治療部位小的用指端揉,大的用掌根揉。
3.捏脊法;用雙手的中指、無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狀,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對準(zhǔn)食指前半段,然后頂住患兒皮膚,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兩旁雙手交替向前,推動至大椎兩旁,算作捏脊一遍(圖4)。此法多用于小兒疳積,故又稱"捏積"。
4.推脊法:用食、中指(并攏)面自病兒大椎起循脊柱向下直推至腰椎處,稱推脊法(圖5)。此法適用于高熱。
折疊穴位
小兒推拿的常用穴位(圖6及表)。
穴名│位置│主治│操作
脾土穴;拇指羅紋面;腹瀉、嘔吐;用推法,推200~500次
折疊大腸穴位置
自食指端橈側(cè)邊緣至虎口,成一直線;食積、腹瀉;用推法,推100~300次
折疊大腸穴位置
大腸穴用推法,分補大腸,清大腸,清補大腸3法;自指尖推向虎口為補大腸,反之為清大腸,來回推為清補大腸,亦稱平補平瀉。推5~10分鐘,1000~2000次。
板門穴;大魚際隆起處;胸悶、嘔吐、食積腹?jié)M、食欲不振;用推法或揉法,50~200次
三關(guān)穴;前臂橈側(cè)邊緣,自腕橫紋直上至肘橫紋成一直線;外感怕冷無汗、營養(yǎng)不良;用推法,自腕部向上推至肘部,推200~500次
六腑穴;前臂尺側(cè)邊緣,自腕橫紋直上至肘橫紋成一直線;發(fā)熱、多汗,虛證忌用;用推法,自肘部向下推至腕部,推100~500次
天河水穴;前臂掌側(cè)正中,自腕橫紋中點直至肘橫紋中點成一直線;身熱煩躁,外感發(fā)熱;用推法,自腕部向上推至肘彎處,推100~500次
七節(jié)穴;第四腰椎至尾骶成一直線;腹瀉、痢疾、食積腹脹、腸熱便秘;用推法,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均可,推200~500次
龜尾穴;尾椎骨處;腹瀉、脫肛、便秘;用揉法,揉300~600次
丹田穴;臍下2 寸;少腹痛、遺尿、脫肛、小便赤少;用摩法或揉法,操作3~5分鐘
(查看評論) |
Copyright © 2012 - m.eeocoo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體穴位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