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陰虛火旺證(palpitation with syndrome of exuberant fire due to yin deficiency[1])是指陰精虧損,虛火亢旺,以心悸不寧,思慮勞心尤甚,心中煩熱,少寐多夢,頭暈?zāi)垦?,耳鳴,口干,面頰烘熱,舌紅,苔薄黃,脈細(xì)弦數(shù)等為常見癥的心悸證候[2]。
心悸·陰虛火旺證患者常見以下癥狀:
患者心悸不寧,心煩少寐,口干,五心煩熱,潮熱盜汗,腰酸,耳鳴,頭暈?zāi)垦#痹暌着?,手足心熱,耳鳴腰酸,舌紅少津,少苔或無苔,脈象細(xì)數(shù)[3][4]。
這是肝腎陰虛,虛火內(nèi)動,擾及心神的表現(xiàn)[4]:腎陰不足,水不濟(jì)火,不能上濟(jì)于心,以致心火內(nèi)動,擾動心神,故心悸而煩,不得安寐。陰虧于下,則見腰酸。陽擾于上,則眩暈耳鳴。手足心熱,舌質(zhì)紅,脈細(xì)數(shù),均為陰虛火旺之征。[3]
心悸·陰虛火旺證治宜滋陰清火,養(yǎng)心安神[3]。
心悸·陰虛火旺證患者常吃酸棗仁、枸杞子、西洋參、桑椹、麥冬、百合、銀耳、黃花菜等好得快[4]。
建議心悸·陰虛火旺證患者使用以下食療方進(jìn)行食療[4]:
1.西洋參茶(《中醫(yī)良藥良方》):西洋參3~5g切片泡茶。代茶飲。
2.棗竹燈心粥(《中華臨床藥膳食療學(xué)》):酸棗仁20g,玉竹20g,燈心草6g,用紗布包裹,與洗凈的糯米200g置于砂鍋中,加水適量,文火煮至粥成棄藥包即可。每日1劑,分早、中、晚3次服用。
3.枸杞肉絲(《中國藥膳學(xué)》):豬瘦肉250g,枸杞子50g.熟青筍各50g,豬油、食鹽、白砂糖、味精、紹酒、麻油、干淀粉、醬油各適量。將熟青筍和除去筋膜、洗凈的瘦豬肉分別切成5cm長絲狀,枸杞子洗凈待用。炒鍋燒熱,用油滑鍋,再放入豬油適量;將肉絲、筍絲同時下鍋劃散,烹入酒,加入白砂糖、醬油、食鹽、味精并攪勻;投入枸杞子、濕淀粉,顛翻幾下,淋入芝麻油,離火裝盤。佐餐食用,適量。
關(guān)于心悸:
心悸(palpitation[1][5])為病證名[6]。是指以自覺心跳,驚慌不安,不能自主為主要表現(xiàn)的疾病[1][5]。出自《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俗稱心跳,簡稱悸[6]。心悸包括驚悸和怔忡[3]。因驚恐而發(fā)、時發(fā)時止者,稱驚悸,病程較短而病情較輕[7];不因驚而發(fā)、心中動搖不寧而無休止者,稱怔忡,病情較重而病程較長,為心悸之重癥[6][7]。驚悸日久不愈,可發(fā)展為怔忡,但二者均以心悸為主要癥狀,治療方法相似[7]。心悸臨床一般多呈陣發(fā)性,每因情志波動或勞累過度而發(fā)作。且常與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癥同時并見[3]。
西醫(yī)的各種心律失常及某些神經(jīng)官能癥出現(xiàn)心悸者,可參照治療。
心悸常分為陰虛火旺證、心陽不振證、水氣凌心證、心氣虛證、痰火擾神證、血脈瘀阻證、肝腎陰虛證、邪毒犯心證、心脾兩虛證、心虛膽怯證、脾腎陽虛證、痰濁阻滯證、陰血不足證等證型,詳見心悸條進(jìn)行辨證。
(查看評論) |
Copyright © 2012 - m.eeocoo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體穴位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