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關(guān)注
三陰交穴 足三里穴 涌泉穴 太溪穴 太沖穴 迎香穴 腎俞穴 血海穴 關(guān)元穴 風(fēng)池穴 中脘穴 陰陵泉穴 肩井穴
人體穴位網(wǎng)
  您當(dāng)前的位置:首頁 > 偏方大全 > 中醫(yī)保健偏方

多汗癥有什么偏方 7個多汗癥中醫(yī)驗方

時間:2022-07-28 16:58:40   來源:人體穴位網(wǎng)  作者:m.eeocool.cn

多汗癥是一種常見的疾病,除了遺傳因素和情緒因素之外,大多數(shù)患者是由于汗腺分泌過于旺盛造成的。那么,多汗癥有什么偏方?接下來中華秘方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guī)?個多汗癥中醫(yī)驗方,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7個多汗癥中醫(yī)驗方

1.熟附片30克(先煎),肉蓯蓉、生地黃、山萸肉、巴戟天五味子各12克,黨參、黃芪、桂圓肉各60克,雞血藤18克,桂枝3克,生白芍9克,金櫻子24克。水煎服,每日一劑,早晚服用。主要用于陽虛,營衛(wèi)不固而汗出。

2.綿黃芪60克,陳皮50克。搓為細末,每次服9克,溫開水送服。黃芪陳皮有固營衛(wèi)、益氣不滯之功,如加上一味防風(fēng),則療效更好。

3.經(jīng)霜桑葉100克,研末煮粥食。

4.浮小麥24克,糯稻草30克。泡作茶飲,隨時飲用。浮小麥、糯稻根有收斂止汗之效,對一般性多汗有效。

5.五倍子30克,首烏、黃柏各18克。共研細末,用時取米醋5毫升左右,將適量藥末調(diào)成糊狀敷在肚臍中,外用塑料紙覆蓋,膠布固定。自汗者清晨敷入,晚間取出;盜汗者晚間敷入,翌日清晨取出。

6.石膏、白礬、黃芪、黃芩、黃柏、吳茱萸、五味子各適量。共研為細末,撒陰部多汗處,每日兩次,10日為一個療程。一般用藥1~2個療程可見顯效。

7.白礬、葛根、生牡蠣各30克。水煎3次后合并藥液,約得藥液2000毫升,放入盆內(nèi),趁熱把手或腳浸泡在藥液內(nèi)(以皮膚能耐受為度)。每日3次,每次20~30分鐘。一般連用2~5天可見顯效。

以上就是“多汗癥有什么偏方 7個多汗癥中醫(yī)驗方”的介紹了,僅供大家參考!想要了解更多關(guān)于多汗癥的偏方請繼續(xù)關(guān)注中華秘方網(wǎng)

查看評論

標(biāo)簽:

相關(guān)閱讀:

    無相關(guān)信息

評論:多汗癥有什么偏方 7個多汗癥中醫(yī)驗方

穴位查询

  • 穴位
  • 经络
  • 反射
  • 小儿

首頁 | 高級搜索 | 聯(lián)系我們 | 信息反饋 | 網(wǎng)站地圖 | 返回頂部 | RSS訂閱

Copyright © 2012 - m.eeocool.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體穴位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