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紙張:字號選擇:超大 帶圖打印打印此頁面 返回原文

角孫穴的準確位置圖 功效與作用 - 三焦經(jīng) 打印頁面

人體穴位網(wǎng) m.eeocool.cn    2012-04-24 11:13:20  

角孫穴

Jiǎo sūn


歸經(jīng):三焦經(jīng)

取穴方法:


角孫穴位于人體的頭部,折耳廓向前,當耳尖直上入發(fā)際處。

【角孫穴的準確位置圖】

角孫穴解析:

1)角孫。角,耳也,腎也,此指穴內(nèi)物質(zhì)為天部的收引之氣。孫,火也,角為之水,則孫為之火也(腎之子為肝,肝之子為火),此指穴內(nèi)物質(zhì)為天之天部的氣態(tài)物。該穴名意指天之天部的收引冷降之氣由此匯入三焦經(jīng)。本穴為三焦經(jīng)經(jīng)脈中的最高點,三焦經(jīng)無氣血傳至本穴,本穴氣血為空虛之狀,足太陽膀胱經(jīng)外散的寒濕水氣夾帶著足少陽膽經(jīng)的外散水濕風氣因而匯入穴內(nèi),穴內(nèi)氣血既處火所在的天之天部又表現(xiàn)出腎水的潤下特征,故名。

2)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理同角孫名解。

角孫穴意義:足少陽足太陽的天部冷縮水氣由此匯入手少陽經(jīng)。
氣血特征:氣血物質(zhì)為天之天部的水濕之氣。
運行規(guī)律:散熱冷降后分傳于顱息穴和耳門穴。
功能作用:吸濕降濁。

主治疾?。?/strong>
耳部腫痛,目赤腫痛,目翳,齒痛,唇燥,項強,頭痛。
〖人體穴位配伍〗率谷透角孫配足臨泣治眩暈。
〖治法〗寒則補之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生理解剖〗有耳上?。伙D淺動、靜脈耳前支;布有耳顳神經(jīng)分支。
角孫穴:三焦經(jīng)(圖文)

取穴方法:
角孫穴位于人體的頭部,折耳廓向前,當耳尖直上入發(fā)際處。角孫穴的準確位置見下面高清大圖動畫顯示:

角孫穴:三焦經(jīng)(圖文)

 

下一頁 真人示范 圖解如何找準角孫穴

如何找準穴位–角孫穴

角孫穴解剖位置圖

穴位解剖: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耳上肌、顳筋膜、顳肌。皮膚由下頜神經(jīng)的耳顳神經(jīng)分布,皮下筋膜內(nèi)除上述神經(jīng)外,還有顳淺動、靜脈,無深筋膜。針由皮膚、皮下筋膜穿由顳神經(jīng)支支配的耳上肌(皮肌),繼經(jīng)顳筋膜入顳肌,直抵骨膜。顳肌屬咀嚼肌,由顳深前、后神經(jīng)支配。

角孫穴

角孫穴位位置圖

穴位定位:

  標準定位:在頭部,折耳廓向前,當耳尖直上入發(fā)際處。

  通俗定位:耳朵全部折向前方,將耳洞遮蓋時,相當于耳朵最上方之處。以發(fā)際凹陷處為基準尋找。另外,可以通過開口閉口加以找出。由于開口閉口,促使肌肉活動而形成凹陷后又恢復之處為角孫所在位置。

角孫穴

角孫穴體表位置

角孫穴真人示范圖:

角孫穴

下一頁 角孫穴的養(yǎng)生功效和按摩保健方法

  【圖解角孫穴位的位置】

  角孫穴屬于手少陽三焦經(jīng)穴位圖,角孫穴位于頭部,折耳廓向前,當耳尖直上入發(fā)際處。

角孫穴位位置圖

  【按摩角孫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緩解治療頭痛、耳部紅腫、目赤腫痛、目翳、齒痛等

  按摩角孫穴的功效:吸濕降濁

  【溫馨提示】

  角孫穴位配伍:角孫穴配足臨泣穴緩解治療眩暈。

  針刺角孫穴的方法:角孫穴沿皮刺0.3-0.5寸。

  艾灸角孫穴的方法:角孫穴艾條灸5-10分鐘,角孫穴艾炷灸3壯。
 

案例介紹

  火燒“角孫穴”治痄腮

  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流行于冬春二季,以兒童和青少年最為多見,延誤治療時間,或治療不正確,往往引起并發(fā)癥。

  祖國醫(yī)學有“痄腮” 、“腮腫” 、“蝦蟆瘟“等名稱。病因多言感受風溫邪毒,病機有言陽明風熱者,有言陽明胃熱者,有言腸胃積熱與肝膽郁火壅阻于少陽經(jīng)絡者,有言少陽風熱者等不同。在治療方面,內(nèi)服則有普濟消毒飲、柴胡葛報湯、四順清涼飲、銀翹散、荊防敗毒散等不同;外敷,則有如意金黃散、紫金錠、青黛粉、赤小豆、仙人掌、天仙子等不同。亦有用燈芯一根蘸油燒著,于虎口之下寸許,手背微窩處燒一下,或燒少商穴。這些不同的治療方法,往往使初學者不知所擇。

  本病是感受時令濕毒穢濁之氣,病變部位在少陽經(jīng)絡?!鹅`樞·經(jīng)脈》篇云: “三焦手少陽之脈……上項,系耳后”,“膽足少陽之脈……下耳后,循頸……加頰車,下頸”,指出少陽經(jīng)脈循行腮部。因邪氣侵入少陽經(jīng)絡,郁結不散,氣血阻滯,所以出現(xiàn)雙耳下腮部漫腫堅硬,多伴發(fā)熱惡寒,食欲不振等癥狀。

角孫穴

  在治療上, “火郁發(fā)之”, “透邪于外”。初起切忌過用寒涼藥物,以免邪毒內(nèi)陷隕陰,因少陽與厥陰相表里,治之失法,故邪氣容易內(nèi)陷。陷入手厥陰則出現(xiàn)頭痛、嗜睡、甚至昏迷;入足厥陰則發(fā)生睪丸紅腫疼痛或小腹疼痛。

  常用燈火燒“角孫穴”,或內(nèi)服人參敗毒散治療本病,無不得心應手,且無內(nèi)陷手足厥陰之弊。
 

  燈火燒“角孫穴”方法: 首先在病者的患側(cè)耳尖正上方顳側(cè)需頁部入發(fā)際之處,剃去直徑一公分的頭發(fā),將患側(cè)耳朵對折,其頂角與之對應處,即“角孫穴”的部位。用鋼筆點定。然后將一根約二寸許的燈芯蘸上香油或菜油(凡是食用的植物油均可,燈芯浸于油內(nèi)一寸左右),點燃沾油的那一端, 以手執(zhí)之,迅速點觸在“角孫穴“ 的皮膚上,一觸即啟,當燈火點觸“角孫穴”時可聽到清脆的“啪”聲,這才認定是完全成功的。如無響聲,可點燒第二次。如果兩側(cè)腮腺同時發(fā)病,則以燈火點燒兩側(cè)的“角孫穴”。一般說來,此病在治療的第二天,即可明顯好轉(zhuǎn)或痊愈。倘若在燈火點燒的部位上發(fā)生疼癇、出現(xiàn)輕皮燒傷或引起水泡,過l-2大會自行消失,無任何副作用。

  用燈火燒“角孫穴”的方法,能使百分之八、九十的患者痊愈。對于某些無效的患者,有中醫(yī)認為不可再行此法。應立即內(nèi)服人參敗毒散加減,如身體健壯者,去人參,表證明顯者,加荊芥、防風、牛子;熱象明顯者,加銀花,連翹;肝膽郁熱者,加青蒿、夏枯草等等。總之,宜透邪外出,不可苦寒壅遏生發(fā)之氣。

火柴棒灸角孫穴治療腮腺炎18例

來源:《中國針灸》2000年第S1期  作者:廖伏元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本病多發(fā)于冬春季,以幼童及學齡兒童發(fā)病率為最高,成人患者間亦有之。本病發(fā)病前無前驅(qū)癥狀而表現(xiàn)以耳下腮部彌漫性腫脹、熱痛,或伴有發(fā)熱、頭痛等全身癥狀。若延誤治療時間,病毒可侵人血液循環(huán),而并發(fā)腦膜炎、心肌炎等,故對本病不可忽視。 筆者于1997一1999年應用火柴灸角孫穴治療流行性腮腺炎18例,獲得顯著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本組18例均為門診患者,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齡最小3歲,最大23歲,以3一6歲的兒童多見;病程最短1天,最長3天。左側(cè)發(fā)病7例,右側(cè)發(fā)病6例,雙側(cè)發(fā)病5例。

  2、治療方法 :取穴:角孫穴。 操作:患者坐位,用左手拇指甲尖按壓所取穴位(耳尖正上方)。右手拇、食指持一根火柴棍一端,露出火柴頭在酒精燈或蠟燭上點燃,隨后即將火焰甩滅,速將帶火星的火柴棍直接點按于穴上,發(fā)出“喳”的清脆響聲是技巧關鍵。如雙側(cè)病則點灸雙側(cè),一般點灸后第二天即愈,一次未愈者,再在原穴上點灸一次。點灸時患者感到有一過性疼痛,局部皮膚有輕度燒傷,可不作任何處理。

  3、治療效果: 以腮腺腫痛及臨床癥狀消失為痊愈。本組18例患者均獲痊愈。治療最少1次,最多2一3次。

角孫穴

  [定位] 在頭部,折耳廓向前,當耳尖直上入發(fā)際處。

  [解剖] 有耳上??;顳淺動、靜脈耳前支;布有耳顳神經(jīng)分支。

  [主治] 耳部腫痛,目赤腫痛,目翳,齒痛,唇燥,項強,頭痛。

  [配伍] 率谷透角孫配足臨泣治眩暈。

  [刺灸法] 平刺0.3~0.5寸;可灸。

下一頁 一分鐘止咳 角孫穴--各類咳嗽特效穴

一分鐘止咳 角孫穴--各類咳嗽特效穴

一分鐘止咳:用大拇指的指關節(jié)壓雙側(cè)大腦的角孫穴【三焦】一分鐘,咳嗽立止。

  咳嗽痰多取上天突穴(天突上1-2c用中指輕輕壓揉,使病人產(chǎn)生不可抑制的刺激性咳嗽3-4聲即見排痰、經(jīng)1-3次即可止咳。

  咳嗽是日常疾病中最常見的癥狀之一.有時還經(jīng)久不愈.讓人煩惱不已。因為咳嗽不單于肺,“五臟六腑皆令人咳”,常常難除病根,所以有“醫(yī)不治喘”之說??人员旧聿⒎菈氖?,是身體的一種自然保護反應。通過咳,排出肺中痰濁,以宣暢氣機,但久咳傷肺,會破壞肺臟的正常生理結構。這時,我們需要及時去修補受損的肺臟,刺激肺經(jīng)就是最便捷的方法。

  肺經(jīng)的穴位不多,左右兩側(cè)各11個穴位,經(jīng)脈從胸走手,起于中府,止于少商。但這些穴位都是咳嗽的適應癥,所以咱們就多說幾個。

  先說云門穴,中線任脈旁開6寸,鎖骨下緣處。兩手叉腰時,此處會有一個三角窩。云門穴止咳平喘效果很好,還善治肩臂痛麻,頸淋巴節(jié)炎等。

  中府,在云門下1寸,為治療支氣管炎及哮喘的要穴,又是肺脾兩經(jīng)的會穴,所以同時可以治療脾虛腹脹,氣逆痰多,食欲不振諸癥。若與后背肺俞穴同時點按,可有即時止咳之效。

  天府,在腑下三寸,此穴可以用一種特殊的方法來找到。掌心相對平伸,在鼻尖上涂上一點墨水,用鼻尖點臂上,點到處就是此穴。此穴最大的效用,就是善治鼻炎.不論過敏性的,還是慢性的,經(jīng)常按摩此穴,鼻塞流涕,不辨氣味的癥狀會明顯改善。

  尺澤(合水穴),此穴作用極多,且療效迅速,諸位一定要多加用心。本穴善清肺熱,不但治熱性咳嗽,還對咽喉炎和扁桃體炎有特效。尺澤為肺經(jīng)合穴,“合治逆氣而泄”,所以此穴不但是治療氣喘要穴,對因飲食不潔引起的吐瀉之癥也有卓效。此穴還有治療鼻衄、遺尿,腰扭傷、高血壓等諸般功用,不可不知。

  孔最:孔為孔竅,最為第一。此穴有統(tǒng)領人體諸竅之義。凡竅之病,皆可用此穴調(diào)治,如耳痛、耳鳴、鼻塞、鼻衄。此穴還是治療痔瘡的要穴。另外,孔最還善調(diào)毛孔的開合,“為熱病汗不出”之第一要穴??鬃顬榉谓?jīng)郗穴,郗治急癥,所以此穴也可治急性咽炎,咳嗽,扁桃體炎。

  太淵(俞土穴):土生金,此穴為肺經(jīng)母穴。“虛則補其母”,所以此穴可治一切肺虛之癥,對虛寒咳嗽,脾虛咳嗽,表現(xiàn)為咳聲無力,遇寒即咳,口吐清稀白痰者,最為對癥。太淵還是脈之總會,可治療各種心臟虛弱病癥及各種與動靜脈有關之癥。

  魚際穴,在大拇指下肉肚最高點。此穴為肺經(jīng)滎穴,“滎主身熱”,所以本穴善清肺熱,利咽喉,滋陰涼血,適合熱癥。對咽喉疼痛,咳嗽痰少效果最好。魚際還是治療哮喘的要穴,經(jīng)常指壓此穴對哮喘有很好的預防功效。魚際穴在《幼科推拿秘書》中叫“板門穴”,每次點揉5分鐘,專治小兒消化不良。

  此外從太淵穴到孔最穴之間,這一段為“止咳點”,大家在咳嗽時,可以找此處最敏感的地方多揉一揉,癥狀馬上就會減輕。

  經(jīng)渠穴 寒咳熱咳均治療各種咳嗽都有效

  少商穴 點刺出血6滴治療咳嗽

  當疾病來臨的時候,我們多掌握了一個要穴,便多了一份自信和勇氣。而這份自信和勇氣更讓我們在疾病面前占盡先機。如果心中早有應對之策,誰還會懼怕疾病呢?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早點防患于未然,便不會疲于應對和補救,我們也就會時時淡定從容。

文章來源:http://m.eeocool.cn/rentixuewei/jingluoxuewei/2012-04-24/777.html
打印紙張:字號選擇:超大 帶圖打印打印此頁面 返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