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紙張:字號選擇:超大 帶圖打印打印此頁面 返回原文

烏孜別克族習俗 烏孜別克族“擊木”是怎樣的 打印頁面

人體穴位網(wǎng) m.eeocool.cn    2022-10-29 10:03:04  

  擊木又叫“嘎里特克”,是俄語借詞。這一比賽活動最早由塔塔爾人于1851年從俄國引進到伊寧。因為它對場地和器具的要求簡單,又有利于增強臂力,培養(yǎng)目測力和判斷力,所以很快就在伊寧地區(qū)普及起來。

  到了近代,逐漸成為群眾最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比賽的器具分小木柱和擊木棒,都用木制成。小木柱長18厘米,直徑約5厘米,共10根,每隊5根。

    擊木棒長約80厘米,一頭直徑約7厘米,一頭直徑約5厘米。每兩根擊木棒編一個號,每個隊員配備兩根同號棒。比賽場地長22米,寬6米。

  場地正中劃一中線連接兩條邊,中線兩邊隔1.5米各劃一條平行線作為起步線。場地兩底線中心點上各劃3米見方的區(qū)域作擺木區(qū),擺木區(qū)平行于中線的一條邊線叫初次進攻線。

  比賽分甲乙兩隊進行,每隊人數(shù)相等,可以單數(shù),也可以雙數(shù)。比賽開始后,甲方隊員依次從乙方擺木區(qū)初擊線后面向本方擺木區(qū)內(nèi)擺成圓形的小木柱擲擊。

  擲擊時,只要將任何一個小木柱擊出擺木區(qū)外,即可移至中線處繼續(xù)擲擊,直至將其余小木柱擊出擺木區(qū)外,然后,再另擺一個圖形。

    再從初擊線處開始擲擊,先擊完所商定的某一種圖形的隊或人為勝者。如果先擊的一隊首先擲擊完小木柱,后擊的一隊在最后一輪中也緊接著擊完小木柱,則判所剩擲擊棒多者為獲勝者。

文章來源:http://m.eeocool.cn/jiankangyangsheng/jiankangnews/43809.html
打印紙張:字號選擇:超大 帶圖打印打印此頁面 返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