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古人為何會把夫妻之事稱為“周公之禮”? 打印頁面
人體穴位網(wǎng) m.eeocool.cn 2022-10-25 10:03:53
“成之以禮得幸福、成之非禮得不幸”,這不是道德律,而是價值律。
人們會把夫妻之事戲稱“之禮”,其來有自。須知人類最重要的教育,從古及今,便是性教育,一則需要養(yǎng)成正常的倫理,二則需要養(yǎng)成優(yōu)美的感情。子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遠古洪荒時代,人民野生土長,女不知有夫,子不知有父。男女成年,性生活與生育不可避免;而以一種禮制的形式來規(guī)范性生活,確定其權利與責任,生兒育女,男有婦,女有夫,子子孫孫知父知母,脫離遠古洪荒夢寐野蠻,這能不說是一件極大極大的功德,也是覺悟的先民最重要的一件事業(yè)。
周公乃彼時這個民族文化和一切自然法的集大成者。周公制禮,最主要制的便是“風化”,就是這個“性關系”禮。其實“風化”一詞的本意,很直接,就是以性關系性生活來訓化教育人民,而不是后來說的那么蘊藉。今人更詫異的是,性生活如何還能化育人民呢?
“周公制禮”,所制之禮便是后世被推崇普及的禮教,即圣人制度?!抖Y記》所載諸種禮制,乃是圍繞此婚姻制度為核心的家庭觀念、道德觀念以及諸種維護此婚姻制度的禮儀法度。我們可以看到隨之確立的其實是家庭制度,和個人、家庭對國家的依附關系。有禮成婚姻,而后才算有婚姻制度。與這婚姻制度配套的社會制度成長起來,以家庭為單位的社會確定了雛形,以人倫為道德基石的傳統(tǒng)中華文明也隨之自我發(fā)展、成熟起來。這當然是人類史的文明飛躍。
周公之禮的核心就是建立被約束的“性關系”和性道德,將“性關系”以男婚女嫁的婚姻形式立法規(guī)范,而不是隨機野合,上不知君父羞恥,下不知家庭父母。夫婦為人倫之本,乃天地間人類生命所自出者。以“周公之禮”來喻夫婦人道,大義自在其中。而男婚女嫁、男娶女嫁這種家庭婚姻制度的確立,實在不是天然自然發(fā)生,實是遠古圣人的創(chuàng)設,至周公而集其大成,遂得以凝固其形式而在全社會做普遍的推廣。
如此“風化”,便是以性關系為核心建立起來的道路倫理規(guī)范教育人民,性關系不再是含蓄蘊藉的“陰陽調(diào)和”、“天地交泰”的虛無縹緲之說,還其實是“名教”的核心價值所在。《》之《風》部,其主旨便類似于“性生活考察報告及指南”,或可稱為中國的“愛經(jīng)”?!帮L俗”便指各地嫁娶習俗,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婚姻、家庭、財產(chǎn)繼承自然法。不過,人們忘記了“性生活”乃是禮教的基本點,反而將其他的聽起來更高尚的之類,作為“禮法禮教”的核心價值觀。同時,固定不變的男娶女嫁也客觀上造成了女子地位逐漸低落的現(xiàn)實,《鄘風?蝃蝀》詩中所謂“蝃蝀在東,莫之敢指”的怨嘆,便也不無理由。
周公之禮教就是以人的性生活為核心建立起來的社會道德倫理制度?!秶L》,就是各國以性生活為核心的道德倫理教育大法。在周時,《詩經(jīng)》是被雕刻在玉版上,傳賜天下,以行風化之教。此謂“詩教”,這是中國古代文明最高妙最偉大的傳統(tǒng)之一。中國古語云:“法不外乎人情”。詩教其中,既有事務性的技術提醒,也有人情心理的精微經(jīng)驗,將外在的倫理道德,內(nèi)化為文化的傳承,和審美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