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紙張:字號選擇:超大 帶圖打印打印此頁面 返回原文

祛風化痰的中藥偏方 半夏蒼術湯中藥方劑 打印頁面

人體穴位網 m.eeocool.cn    2022-06-22 16:07:23  

  痰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分泌的液體,也叫痰液,成分包含粘液、異物、病原微生物,各種炎癥細胞、壞死脫落的粘膜上皮細胞等。那么,有什么偏方可以化痰?接下來中華秘方網小編就為大家?guī)盱铒L化痰的中藥偏方 半夏蒼術湯中藥方劑,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祛風化痰的中藥偏方 半夏蒼術湯中藥方劑

  別名

  柴胡半夏湯(《張氏醫(yī)通》卷十四)。

  處方

  升麻、柴胡、藁本各1.5克、茯苓、神曲(姜汁炒)各3克、蒼術(米泔制)半夏各6克、生姜10片、甘草(炙)1.2克。

  功能主治

  祛風化痰。主素有風證,目澀,頭疼眩暈,胸中有痰,兀兀欲吐,如居暖室,則微汗出,其證乃減,見風其證復作,當先風一日痛甚者。

  用法用量

  水煎,空腹時稍熱服。

  摘錄

  《張氏醫(yī)通》卷十四。

  風證

  外感風邪或臟腑陰陽氣血失調,虛風內生所致的證。包括外風證和內風證。風邪引起的病很多,不僅可單獨致病,如傷風,還常和他邪合并而致病如風寒、風濕、風燥、風熱等,故風有“百病之長之稱”。

  風寒證

  風邪與寒邪合而侵襲人體,臨床以發(fā)熱惡寒,頭身疼痛,骨節(jié)疼痛等為表現特點的證。該證多發(fā)于冬季,常見于感冒、痹證及西醫(yī)的上呼吸道感染、風濕性關節(jié)炎、面神經麻痹、肩關節(jié)周圍炎等疾患。風寒襲表,首先犯肺,肺氣失宣,上竅不利,則見鼻塞流涕,咳嗽噴嚏,喉癢;因衛(wèi)陽被遏,又可兼見惡寒發(fā)熱,頭身疼痛,痰稀質薄,無汗等癥。治宜辛溫解表,以荊防敗毒飲、蔥豉湯為代表方;若風寒侵入肌膚、經絡,致使氣血不和,經氣不利,可見一側顏面肌肉麻痹而口眼?斜,或肢體關節(jié)疼痛,屈伸困難,治宜搜風逐寒,以小活絡丹為主方。

  風熱證

  風邪與熱邪合而侵襲人體,臨床以發(fā)熱,微惡風寒,咽痛等為主要表現的證。多見于感冒、咳嗽及西醫(yī)的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疾病。風熱上受,首先犯肺,且風熱為陽邪,致使肺氣不得宣降,津液耗損,故出現發(fā)熱,微惡風寒,咽痛,咳嗽,咯黃痰,口干渴,舌稍紅,苔薄黃,脈浮數等癥。治宜辛涼解表,主要方劑為桑菊飲、銀翹散、白虎湯等。

  風濕證

  風邪與濕邪合而侵犯人體,臨床以頭重如裹,肢體困重,胸悶,關節(jié)酸痛等為主要表現的證。常見于痹證及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病。如冒雨涉水,久居潮濕之處,或平素濕盛,又感風寒,均可引起本證。風邪挾濕,易侵及人體經絡、關節(jié)和肌肉。濕性重濁、凝滯,易使氣血瘀阻,經氣郁閉,故在上可見頭痛如裹,全身則見四肢酸楚、疼痛重著,肌肉骨骼疼痛劇烈,甚則轉側不能,或兼有胸脘滿悶等癥。治宜祛風利濕、溫經活絡,以防風湯和三痹湯為主方。

  熱極生風

  臨床表現為高熱煩渴,神志昏迷,四肢抽搐,舌紅苔黃,脈弦數等。常見于溫病極期、溫疫及西醫(yī)的流行性腦炎、高熱驚厥、小兒肺炎等病。治宜清熱、涼肝、熄風,以羚羊鉤藤湯為代表方。

  肝陽化風

  臨床表現為頭痛眩暈,肢體震顫,麻木,言語不利,步履不穩(wěn),舌絳,脈弦細,甚則突然跌倒,不省人事,口眼斜,半身不遂等。生理狀態(tài)下,由于陰血的滋養(yǎng)和制約,肝陽不致過于亢盛。但若久病致肝腎陰虛,或肝郁化火,營陰內耗,使陰不制陽,則肝陽亢而化風,此為本虛標實證,常見于眩暈、中風及西醫(yī)的高血壓、腦血管疾病。治宜育陰潛陽、平肝熄風,代表方為鎮(zhèn)肝熄風湯。

  血虛生風

  臨床表現為面色無華,頭搖肢動,手足震顫,舌淡少苔,脈弦細,常伴有雙目干澀,視物模糊,眩暈耳鳴,失眠等。因失血過多,或熱病耗傷陰血,血虛不能上榮頭面、目睛、筋脈而動風。治宜養(yǎng)血熄風,可用四物湯、加減復脈湯等。

  以上就是“祛風化痰的中藥偏方 半夏蒼術湯中藥方劑”的介紹了,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化痰的偏方請繼續(xù)關注中華秘方網

文章來源:http://m.eeocool.cn/jiankangyangsheng/jiankangnews/22393.html
打印紙張:字號選擇:超大 帶圖打印打印此頁面 返回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