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紙張:字號選擇:超大 帶圖打印打印此頁面 返回原文

升麻 打印頁面

人體穴位網(wǎng) m.eeocool.cn    2022-08-18 09:38:29  

升麻,中藥名。別名:龍眼根、周麻、窟窿牙根,為毛茛科、升麻屬植物大三葉升麻、興安升麻或升麻的根莖。多年生草本,高1~2m。根莖為不規(guī)則塊狀,多分枝,呈結(jié)節(jié)狀,有洞狀莖痕,表面黑褐色,須根多而細。莖直立,有疏柔毛。葉互生,基生葉和下部莖生葉為二至三回羽狀復(fù)葉;小葉片長卵形或披針形,邊緣有粗鋸齒,葉面綠色,葉背灰綠色,兩面均有短柔毛。花小,黃白色,排成圓錐花序長達112.5px,生于枝頂;萼片5片,邊緣有毛;退化雄蕊2枚,先端2裂;發(fā)育雄蕊多數(shù);9月結(jié)果,果實密生短柔毛,長圓形略扁,秋季采挖為佳,除去泥沙,曬至須根干時,燎去或除去須根,曬干備用。生于山坡草叢、林邊、山路旁、灌木叢中。主產(chǎn)于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山西、陜西、四川,青海等省亦產(chǎn)。

基本信息
中文學(xué)名
升麻

7aa93317dbd15b4c!400x400.jpg

拉丁學(xué)名
RHIZOMA CIMICIFUGAE

別稱
龍眼根、窟窿牙根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木蘭亞綱


毛茛目


毛茛科


升麻屬


升麻

分布區(qū)域
黑龍江、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

擴展閱讀
本草綱目-升麻更多>>
「釋名」周麻。時珍曰∶其葉似麻,其性上升,故名。按∶張揖《廣雅》及《吳普本草》 并云∶升麻,一名周升麻。則周或指周地,如今人呼川升麻之義。今《別錄》作周麻, 非省文,即脫誤也。

「集解」《別錄》曰∶升麻,生益州山谷。二月、八月采根,曬干。
弘景曰∶舊出寧州者第 之雞骨升麻。北部亦有,而形虛大,黃色。建平亦有,而形大味薄,不堪用。人言是落新婦 根,不然也。其形相似,氣色非也。落新婦亦解毒,取葉 作小兒浴湯,主驚忤。
藏器曰∶落新婦,今人多呼為小升麻,功用同于升麻,亦大小有殊也。
志曰∶升麻,今嵩高出者色青,功用不如蜀者。
頌曰∶今蜀漢、陜西、淮南州郡皆有之,以蜀川者為勝。春生苗,高三尺以來。葉似麻 葉,并青色。四月、五月著花,似粟穗,白色。六月以后結(jié)實,黑色。根如蒿根,紫黑色, 多須。

「修治」曰∶采得刮去粗皮,用黃精自然汁浸一宿,曝干,銼蒸,再爆用。
時珍曰∶今人惟取里白外黑而緊實者,謂之鬼臉升麻,去須及頭蘆,銼用。
「氣味」甘、苦,平、微寒,無毒。
元素曰∶性溫,味辛微苦,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為足陽明、太陰引經(jīng)的藥。得蔥 白、白芷,亦入手陽明、太陰。杲曰∶引蔥白,散手陽明風(fēng)邪。引石膏,止陽明齒痛。人參 、黃 ,非此引之,不能上行。時珍曰∶升麻,同柴胡,引生發(fā)之氣上行;同葛根,能發(fā)陽 明之汗。
「主治」解百毒,殺百精老物殃鬼,辟瘟疫瘴氣邪氣,蠱毒入口皆吐出,中惡腹痛,時 氣毒癘,頭痛寒熱,風(fēng)腫諸毒,喉痛口瘡。久服不夭,輕身長年(《別錄》)。安魂定魄,鬼 附啼泣,疳 ,游風(fēng)腫毒(大明)。小兒驚癇,熱壅不通,療癰腫豌豆瘡,水煎綿沾拭瘡上 (甄權(quán))。治陽明頭痛,補脾胃,去皮膚風(fēng)邪,解肌肉間風(fēng)熱,療肺痿咳唾膿血,能發(fā)浮汗 (元素)。牙根浮爛惡臭,太陽鼽衄,為瘡家圣藥(好古)。消斑疹,行瘀血,治陽陷眩運, 胸脅虛痛,久泄下痢,后重遺濁,帶下崩中,血淋下血,陰痿足寒(時珍)。
「發(fā)明」元素曰∶補脾胃藥,非此為引用不能取效。脾痹非此不能除。其用有四∶手足 陽明引經(jīng),一也;升陽氣于至陰之下,二也;去至高之上及皮膚風(fēng)邪,三也;治陽明頭痛, 四也。杲曰∶升麻,發(fā)散陽明風(fēng)邪,升胃中清氣,又引甘溫之藥上升,以補衛(wèi)氣之散而實其 表。故元氣不足者,用此于陰中升陽,又緩帶脈之縮急。有胃虛傷冷,郁遏陽氣于脾土者, 宜升麻、葛根以升散其火郁。好古曰∶升麻葛根湯,乃陽明發(fā)散藥。若初病太陽證便服之, 發(fā)動其汗,必傳陽明,反成其害也。朱肱《活人書》言∶瘀血入里,吐血衄血者,犀角地黃 湯,乃陽明經(jīng)圣藥。如無犀角,以升麻代之。二物性味相遠,何以代之?蓋以升麻能引地黃 及余藥同入陽明也。時珍曰∶升麻引陽明清氣上行,柴胡引少陽清氣上行。此乃稟賦素弱, 元氣虛餒,及勞役饑飽生冷內(nèi)傷,脾胃引經(jīng)最要藥也。升麻葛根湯,乃發(fā)散陽明風(fēng)寒藥也。
時珍用治陽氣郁遏,及元氣下陷諸病,時行赤眼,每有殊效,神而明之,方可執(zhí)泥乎?一人 素飲酒,因寒月哭母受冷,遂病寒中,食無姜、蒜,不能一啜。至夏酷暑,又多飲水,兼懷 怫郁。因病右腰一點脹痛,牽引右脅,上至胸口,則必欲臥。發(fā)則大便里急后重,頻欲登圊, 小便長而數(shù),或吞酸,或吐水,或作瀉,或陽痿,或厥逆,或得酒少止,或得熱稍止。但受 寒食寒,或勞役,或入房,或怒或饑,即時舉發(fā)。一止則諸證泯然,如無病患,甚則日發(fā)數(shù) 次。服溫脾勝濕、滋補消導(dǎo)諸藥,皆微止隨發(fā)。時珍思之,此乃饑飽勞逸,內(nèi)傷元氣,清陽 陷遏,不能上升所致也。遂用升麻葛根湯合四君子湯,加柴胡、蒼術(shù)、黃 ,煎服,服后仍 飲酒一二杯助之。其藥入腹,則覺清氣上行,胸膈爽快,手足和暖,頭目精明,神采迅發(fā), 諸證如掃。每發(fā)一服即止,神驗無比。若減升麻、葛根,或不飲酒,則效便遲。大抵人年五 十以后,其氣消者多,長者少;降者多,升者少;秋冬之令多,而春夏之令少。若稟受弱而 有前諸證者,并宜此藥活法治之?!端貑枴吩啤藐幘钇淙藟?,陽精所降其人夭。千古之 下,窺其奧而闡其微者,張潔古、李東垣二人而已。外此,則著《參同契》、《悟真篇》者, 旨與此同也。又升麻能解痘毒,惟初發(fā)熱時,可用解毒;痘已出后,氣弱或泄瀉者,亦可少 用;其升麻葛根湯,則見斑后必不可用,為其解散也。本草以升麻為解毒、吐蠱毒要藥,蓋 以其為陽明本經(jīng)藥,而性又上升故也。按《范石湖文集》云∶李燾為雷州推官,鞫獄得治蠱 方∶毒在上,用升麻吐之;在腹,用郁金下之,或合二物服之,不吐則下。此方活人甚多也。
「附方」舊五,新八。
服食丹砂∶石泉公王方慶《嶺南方》云∶南方養(yǎng)生治病,無過丹砂。其方用升麻末三兩 ( 豌豆斑瘡∶比歲有病天行發(fā)斑瘡,頭面及身,須臾周匝,狀如火燒瘡,皆戴白漿,隨決 隨生,不治數(shù)日必死,瘥后瘢黯,彌歲方減,此惡毒之氣所為。云晉元帝時,此病自西北流 起,名虜瘡。以蜜煎升麻,時時食之。并以水煮升麻,綿沾拭洗之。(葛洪《肘后方》)辟瘴 明目∶七物升麻丸∶升麻、犀角、黃芩、樸硝、梔子、大黃各二兩,豉二升(微熬)。同搗 末,蜜丸梧子大。覺四肢大熱,大便難,即服三十丸,取微利為度。若四肢小熱,只食后服 二十丸。非但辟瘴,甚能明目。(王方慶《嶺南方》)猝腫毒起∶升麻磨醋,頻涂之。(《肘后》)
喉痹作痛∶升麻片,含咽?;蛞园雰?,煎服取吐。(《直指方》)胃熱齒痛∶升麻煎湯, 熱漱咽之,解毒。或加生地黃。(《直指方》)口舌生瘡∶升麻一兩,黃連三分。為末,綿裹 含咽。(《本事方》)熱痱瘙癢∶升麻,煎湯飲,并洗之。(《千金方》)小兒尿血∶蜀升麻五分。
水五合,煎一合,服之。一歲兒,一日一服。(姚和眾《至寶方》)產(chǎn)后惡血不盡,或經(jīng)月半 年。以升麻三兩,清酒五升,煮取二升,分半再服。當吐下惡物,極良。(《千金翼方》)
解莨菪毒∶升麻煮汁,多服之。(《外臺秘要》)挑生蠱毒∶野葛毒。并以升麻多煎,頻 飲之。(《直指方》)射工溪毒∶升麻、烏 。煎水服,以滓涂之。(《肘后方》)
展開
目錄
1升麻
2植物屬性
3中藥屬性
4生理特性
5產(chǎn)地
6鑒別方法
7炮制方法
8化學(xué)成分
9藥理作用
10藥理學(xué)
11各家論述
12栽培技術(shù)
折疊編輯本段升麻

升麻,拉丁名為RHIZOMA CIMICIFUGAE,一種毛茛科植物中草藥。呈不規(guī)則的長形塊狀,多分枝,呈結(jié)節(jié)狀,長10~20cm,直徑 2~4cm 。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粗糙不平,有堅硬的細須根殘留,上面有數(shù)個圓形空洞的莖基痕,洞內(nèi)壁顯網(wǎng)狀溝紋;下面凹凸不平,具須根痕。體輕,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斷面不平坦,有裂隙,纖維性,黃綠色或淡黃白色。氣微,味微苦而澀。升麻一藥,主要有升舉透發(fā)及清熱解毒等功效。

折疊編輯本段植物屬性
1、升麻(圖7)升麻,多年生草本,高1-2m。根莖粗壯,堅實,表面黑色,有許多內(nèi)陷的圓洞門面老莖殘跡。莖直立,上部有分枝,被短柔毛。葉為二至三回三出羽狀復(fù)葉;葉柄長達15cm;莖下部葉的頂生小葉具長柄,菱形,長7-10cm,寬4-7cm,常3淺裂,邊緣有鋸齒,側(cè)生小葉具短柄或無柄,斜卵形,比頂生小葉略小,邊緣有鋸齒,上面無毛,下面沿脈被疏白色柔毛。復(fù)總狀花序具分枝3-20,長達45cm,下部的分枝長達15cm;花序軸密被灰色或銹色腺毛及短柔毛;苞片鉆形,比花梗短;花兩性;萼片5,花瓣狀,倒卵狀圓形,白色或綠白色,長3-4mm,早落;無花瓣;退化雄蕊寬橢圓形,長約3mm,先端微凹或2淺裂;雄蕊多數(shù),長4-7mm;心皮2-5,密被灰色柔毛,無柄或柄極短。蓇葖果,長圓球,長8-14mm,寬2.5-5mm,密被貼伏柔毛,果柄長2-3mm,喙短。種子橢圓形,褐色,長2.5-3mm,四周有膜質(zhì)鱗翅。花期7-9月,果期8-10月[1]。

2、興安升麻,多年生草本,高達1m。根莖粗壯,多彎曲,表面黑色,有許多下陷圓洞狀的老莖殘跡。莖直立,無毛或微被毛。下部莖生葉為二至三回出香葉;葉柄長達17cm;頂生小葉寬菱形, 長5-10cm,寬3.5-9cm,3深裂,基部微心形或圓形,邊緣有不規(guī)則鋸齒, 側(cè)生小葉長橢圓狀卵形,稍斜, 邊緣具不規(guī)則鋸齒, 上面無毛,下面沿脈被疏柔毛;莖上部葉似下部葉,但較小,具短柄。復(fù)總狀花序;花單性, 雌雄異株,雄株花序大,長達30cm,分枝7-20,雌株花序稍小,分枝少;花序軸和花梗被灰色腺毛和短柔毛;苞片鉆形;萼片5,花瓣狀,白色,寬橢圓形或?qū)挼孤研危L3-3.5mm,早落;花瓣無;退化雄蕊叉狀2深裂,先端各有1個空花藥;雄蕊多數(shù),花絲絲狀,長4-5mm,花藥長約1mm;心皮4-7,疏被灰色柔毛或近無毛,無柄或有短柄。蓇葖果,長7-8mm,寬約4mm,先端有貼伏的白色柔毛,果柄長1-2mm。種子橢圓形,長約3mm,褐色,四周有膜質(zhì)鱗翅,中央有橫鱗翅?;ㄆ?-8月,果期8-9月[5]。

3、大三葉升麻,多年生草本,高1m或更高。根莖粗狀,表面黑色,有許多下陷圓洞狀的老莖殘跡。莖直立,無毛,下部莖生葉為二回三出復(fù)葉,無毛;葉柄長達20cm,無毛;頂生小葉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6-12cm,寬4-9cm,先端3淺裂,基部圓形、圓楔形或微心形,邊緣有粗齒,側(cè)生小葉斜卵形,比頂生小葉小,無毛或下面沿脈疏被白色柔毛;莖上部葉通常為一回三出復(fù)葉。復(fù)總狀花序,有2-9分枝;花序軸及花梗被灰色腺毛和柔毛;苞片鉆形,長約1mm;花梗長2-4mm;花兩性;萼片5,花瓣狀,黃白色,倒卵狀圓形或?qū)挋E圓形,長3-4mm,早落;無花瓣;退化雄蕊橢圓形,長2.5-4mm,寬1.6-2mm,先端全緣;雄蕊多數(shù),花絲絲形,長3-6mm;心皮3-5,有短柄,無毛。蓇葖果,長圓形,長5-6mm,寬3-4mm,果柄長約1mm。種子橢圓形,長約3mm,四周有膜質(zhì)鱗翅?;ㄆ?-9月,果期9-10月。

折疊編輯本段中藥屬性
折疊基本信息
【名稱】升麻

【拉丁名】 RHIZOMA CIMICIFUGAE。

【別名】莽???、龍眼根、窟窿牙根。

【來源】該品為毛茛科植物大三葉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folia Kom. 、興安升麻Cimicifuga dahurica (Turcz.) Maxim . 或升麻 Cimicifuga foetida L. 的干燥根莖。

【采收】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曬至須根干時,燎去或除去須根,曬干。

【制法】除去雜質(zhì),略泡,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

【藥材基源】為毛茛科植物升麻、興安升麻和大三葉升麻的根狀莖。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用于升陽,3-6克,宜蜜炙、酒炒;用于清熱解毒,可用至15克,宜生用;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或煎湯含漱;或淋洗。[1]

【性味歸經(jīng)】辛、微甘,微寒。歸肺、脾、胃、大腸經(jīng)。

【功能主治】發(fā)表透疹,清熱解毒,升舉陽氣。用于風(fēng)熱頭痛,齒痛,口瘡,咽喉腫痛,麻疹不透,陽毒發(fā)斑;脫肛,子宮脫垂。[2]

【用藥禁忌】陰虛陽浮,喘滿氣逆及麻疹已透之證忌服。服用過量可產(chǎn)生頭暈、震顫、四肢拘攣等證。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折疊編輯本段生理特性
升麻根狀莖粗壯,堅實,表面黑色,有許多內(nèi)陷的圓洞狀老莖殘跡。莖高1-2米,基部粗達1.4厘米,微具槽,分枝,被短柔毛。葉為二至三回三出狀羽狀復(fù)葉;莖下部葉的葉片三角形,寬達30厘米;頂生小葉具長柄,菱形,長7-10厘米,寬4-7厘米,常淺裂,邊緣有鋸齒,側(cè)生小葉具短柄或無柄,斜卵形,比頂生小葉略小,表面無毛,背面沿脈疏被白色柔毛;葉柄長達15厘米。7-9月開花,8-10月結(jié)果。生海拔1700-2300米間的山地林緣、林中或路旁草叢中。升麻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當年幼苗在-25℃低溫下能安全越冬。幼苗期怕強光直射,開花結(jié)果期需要充足光照,怕澇,忌土壤干旱,喜微酸性或中性的腐殖質(zhì)土,在堿性或重粘土中栽培生長不良。

折疊編輯本段產(chǎn)地
分布于西藏、云南、四川、青海、甘肅、陜西、河南西部和山西。在蒙古和蘇聯(lián)西伯利亞地區(qū)也有分布。

折疊編輯本段鑒別方法
折疊性狀鑒別
1、關(guān)升麻

藥材呈不規(guī)則長方狀,多短分枝或結(jié)節(jié)狀,長8-20cm,直徑1.5-2.5cm;表面暗棕色或黑棕色,有時皮部脫落而露出網(wǎng)狀的筋脈,上側(cè)有多個大型莖基,長1.5-3cm,直徑0.5-2.5cm,兩側(cè)及下側(cè)有少數(shù)細根斷痕;質(zhì)堅硬而輕,斷面黃白色,皮部菲薄,木部呈放射狀或網(wǎng)狀條紋(縱切面),髓朽蝕成空洞。氣微,味微苦。

2、北升麻

藥材與關(guān)升麻類似,但多分枝、結(jié)節(jié)和空洞窟窿多,長9-18cm,直徑1-1.5cm;折斷面不平坦,纖維性,如網(wǎng)狀,微帶綠色,有“綠升麻”之稱;氣微,味微苦、澀。

3、川升麻

藥材呈不規(guī)則塊狀,形如雞骨,分枝極多,大小懸殊,長3.5-13cm,直徑0.7-3 (6) cm;表面灰棕色,莖基痕的空洞直徑0.4-1cm,洞壁斷面有放射狀溝紋;體輕而堅硬,不易折斷;斷面帶灰綠色,有網(wǎng)狀溝紋。

4、升麻片

為不規(guī)則薄片,直徑1.5-3.5cm,表面黃白色至淡棕黑色,有裂隙,纖維性,皮部很薄,中心有放射狀網(wǎng)紋,髓部有空洞,質(zhì)脆。

5、蜜升麻

形如升麻片,黃棕色或棕褐色,味甜。

6、升麻

炭形如升麻片,表面黑色,折斷面黑褐色。

【規(guī)格等級】

商品一般為統(tǒng)貨,分黑龍江、四川、內(nèi)蒙古統(tǒng)裝等規(guī)格。

折疊顯微鑒別
粉末黃棕色。

①木纖維主為纖維管胞,單個或成束,長梭形,末端斜尖,偶有微凹或一側(cè)尖突似短分叉,壁厚,具緣紋孔細小。

②導(dǎo)管主為具緣紋孔導(dǎo) 管,有的導(dǎo)管分子粗短,呈圓桶狀。

③木薄壁細胞成群或散在,綠黃色,紋孔圓點狀或橫向延長。

④后生皮層細胞黃棕色。表面觀呈類多角形或三角形,垂周壁及外平周壁瘤狀增厚,突入胞腔(圖1-28、圖1-29)。

 

折疊理化鑒別
1、光譜鑒別

取粉末1.0mg,采用溴化鉀壓片法測其紅外光譜。樣品在1417cm-1 處有1個較寬的吸收峰,1320㎝-1為一峰谷?;蛉∷幉谋鑫铮?.0mg/1.0ml),以同樣的方法測其紅外光譜,樣品在1750-1500㎝-1之間出現(xiàn)3個形狀不規(guī)則的、具有裂分的、由高頻的峰開始峰強依次降低的鈍峰,峰位為1735㎝-1、1600cm-1、1515cm-1, 在1200-985㎝-1之間出現(xiàn)一處寬強峰,峰位為1060㎝-1,并且峰的二側(cè)各有1個肩峰。 也可取藥材50%乙醇浸出物(5.0mg/1.0ml),以相同方法測其紅外光譜,樣品在1750-1500cm-1之間出現(xiàn)一寬而鈍的吸收峰,峰較強,峰位為1620cm-1,并且峰的兩側(cè)各有1 個肩峰。

2、薄層色譜

取細粉2g,用甲醇50ml在沙氏提取器中回流提取2小時,回收甲醇后,浸膏中加熱水20ml,置水浴中加熱30分鐘,冷卻后用乙醚20ml分次提取。合并乙醚液,回收乙醚至少量,供點樣用。以硅膠G為吸附劑,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酸(5: 4:1)為展開劑展開。顯色:在紫外光燈(254nm)下觀察,3種升麻樣品在與阿魏酸相 應(yīng)的位置上均有與阿魏酸相同的藍色熒光斑點;用10%磷鉬酸乙醇溶液噴霧,于105°C烘3分鐘,均顯深藍色斑點。

3、灰分檢查

總灰分不得過8.0%。

折疊偽品及易混品
[2]1、廣東升麻

為菊科植物華麻花頭Serratula chinensis S. Moore的根。主產(chǎn)于廣東、 福建、湖南等地。呈長圓柱形或紡錘形,稍扭曲。表面灰黃色或淺灰色。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淺棕色或灰白色,顆粒狀。味微苦、澀(CT1-26-7)。

 

2、紅升麻

為虎耳草科植物洛新婦Astilbe chinensis (Maxim. ) Franch. et Sav.的根 莖。產(chǎn)于甘肅、陜西、云南等地。呈不規(guī)則長條形或略呈結(jié)節(jié)狀。表面黑褐或棕褐色,有數(shù)個圓形莖痕及棕黃色絨毛,全體密布紅棕色點狀須根痕。質(zhì)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紅棕色,充實。鏡檢可見草酸鈣簇晶(CT1-26-8,9)。

 

3、單德升麻

為毛莫科植物單德升麻Cimicifiiga simplex Wormsk的根莖。產(chǎn)于東北、 四川等地。根莖較小,呈稍彎曲的不規(guī)則塊狀,長8-15cm,直徑1-1.5cm。表面棕黑 色或棕黃色,有橫向紋理,莖基直徑1-2. 5cm,下面及二側(cè)有多數(shù)須根及根痕。質(zhì)堅 硬,不易折斷。斷面可見棕黑色環(huán),皮部有淺黑色縱紋及菱形紋理。味辛、微苦(CT1 -26-10)。

 

4、小升麻

為毛莫科植物金龜草Cimicifiga acerina ( Sieb. et Zucc. ) Tanaka的根莖。呈不規(guī)則的長塊形,多分枝或結(jié)節(jié)狀,長8-20cm,直徑1-2cm。表面黑棕色或暗 棕色,密布點狀須根痕,上面有多數(shù)圓柱形的莖基。體輕。斷面灰白色,具棕褐色。

5、腺毛馬藍

為爵床科植物腺毛馬藍Strobilanthesforrestii Diels的根莖。呈不規(guī)則長塊狀或分枝狀,長5-10cm,直徑0.8-2cm。表面灰褐色,頂端有多數(shù)類圓形凹下的莖基,直徑0.2-0.7cm,洞內(nèi)壁灰褐色。皮部與木部分離,皮部脫落處有細縱紋。質(zhì)堅,不易折斷,斷面纖維狀,皮部深藍色,木部灰藍色或灰白色,髓部灰白色。味微澀。鏡檢可見鐘乳體。(CT1-26-11)[2]

 

折疊編輯本段炮制方法
⒈揀去雜質(zhì),略泡洗凈,撈出,潤透,切片,曬干。

⒉蜜制: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后,加入升麻片,拌勻,悶透,置鍋內(nèi),用文火加熱,炒至不粘手時,取出放涼,每升麻100公斤,用煉蜜25公斤。

⒊制炭:取升麻片置鍋內(nèi),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內(nèi)部棕褐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曬干。

⒋炒制:取升麻片[3],用文火炒至微焦或焦黃。

⒌麩制:先將鍋燒熱,加入麥麩與升麻片,炒至微黃色,篩去麥麩,每升麻10公斤,用麥麩1.5公斤?!独坠谥苏摗罚翰傻昧?,刀刮上粗皮一重,用黃精自然汁浸一宿,出,曝干,細銼,蒸,暴干用之。

折疊編輯本段化學(xué)成分
升麻根莖含升麻堿(Cimicifu- gine)、水楊酸(Salicylic acid)、鞣質(zhì)(Tannin)、樹脂(Resin)、咖啡酸(Caffe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異阿魏酸(Isoferulic acid)、升麻甙(Cimi- cifugoside)、升麻醇木糖甙(Cimigenol xyloside)等.興安升麻根莖含升麻素(Cimitin)、生物堿(Alkaloid)、糖類、樹脂、甙、異阿魏酸、阿魏酸和咖啡酸, 尚離析得β-谷甾醇(β-Sitosterol)、升麻醇(Cimigenol)、升麻醇木糖甙、興安醇(Dahurinol,C30H48O5,熔點237~237.5℃).大三葉升麻含生物堿、升麻素、升麻甙、升麻醇木糖甙、異阿魏酸等.

折疊編輯本段藥理作用
⒈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升麻水提取物注射于動物有降壓、抑制心肌、減慢心率的作用.興安升麻能降低血壓, 加強心跳振幅而不影響其節(jié)律.

⒉抗菌作用 在試管內(nèi)升麻能抑制結(jié)核桿菌的生長.其變種綠葉升麻 Cimicifuga foetida L. var. simplex Huth.的水浸劑(1:4)在試管內(nèi)對許蘭黃癬菌、奧杜盎小芽胞癬菌、鐵銹色小芽胞癬菌、紅色表皮癬菌等皮膚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有報告指出,升麻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炭疽桿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對乙型鏈球菌、白喉桿菌、傷寒桿菌、綠膿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⒊鎮(zhèn)靜、抗驚厥作用 升麻水提取物有鎮(zhèn)靜作用, 在小白鼠實驗中可以對抗樟腦或士的寧引起的驚厥.興安升麻對動物的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亦有鎮(zhèn)靜作用,其所含異阿魏酸可使動物運動遲緩、趨于鎮(zhèn)靜, 毒性也較弱.

⒋解熱降溫作用 興安升麻提取物或異阿魏酸均可使大鼠正常體溫下降,且對傷寒、副傷寒混合疫苗所致大鼠發(fā)熱有顯著解熱作用.升麻提取物、升麻甙對實驗動物亦有降溫作用.

⒌對平滑肌的作用 升麻水提取物能抑制離體腸管與妊娠子宮, 對膀胱和未孕子宮呈興奮作用;興安升麻能松弛小腸平滑??;還能增強支氣管及消化道的腺體分泌;對子宮有收縮作用.也有報告指出,呋喃色酮衍生物開林(Khellin)對平滑?。ò螂?、子宮等)具有明顯的解痙作用, 而呋喃色酮類是升麻屬根莖的主要活性成分.

⒍其他作用 升麻的甲醇提取物能有效地防止四氯化碳誘發(fā)的動物肝損傷.

升麻在炒炭前后均能顯著縮短出血時間,亦能在一定程度上縮短凝血時間, 有明顯的止血作用.實驗表明:升麻提取物0.2g(生藥)/ml,在體外能顯著延長牛凝血酶凝集人體纖維蛋白原的時間, 有較強的抗凝作用.

有報告指出:野升麻有性激素樣作用,能使少年期發(fā)育不全和更年期的雌性大鼠建立性周期, 也能使少年期雌性大鼠的卵巢重量增加和黃體數(shù)目增多.給雌性動物長期注射野升麻提取物,可使子宮重量增加.

折疊編輯本段藥理學(xué)
人應(yīng)用大劑量后出現(xiàn)頭痛、震顫、四肢強直性收縮,陰莖異常勃起;升麻堿無特殊藥理作用,能使皮膚充血,乃至形成潰瘍;內(nèi)服則引起胃腸炎,嚴重時可發(fā)生呼吸困難、譫妄等。小鼠灌胃、大鼠灌胃,異阿魏酸的半數(shù)致死量分別為8.1g/kg及7.9g/kg。

折疊編輯本段各家論述
⒈《本經(jīng)》:主解百毒,辟溫疾、障邪(一作'瘴氣邪氣')。

⒉《別錄》:主中惡腹痛,時氣毒癘,頭痛寒熱,風(fēng)腫諸毒,喉痛,口瘡。

⒊《藥性論》:治小兒風(fēng),驚癇,時氣熱疾。能治口齒風(fēng)NI腫疼,牙根浮爛惡臭,熱毒膿血。除心肺風(fēng)毒熱壅閉不通,口瘡,煩悶。療癰腫,豌豆瘡;水煎綿沾拭瘡上。

⒋《日華子本草》:安魂定魄,游風(fēng)腫毒,口氣疳NI。

5.《湯液本草》:《主治秘訣》,主肺痿咳唾膿血,能發(fā)浮汗。

⒍《滇南本草》:表小兒痘疹,解瘡毒,咽喉(腫);喘咳音啞,肺熱,止齒痛、乳蛾,痄腮。

⒎《綱目》:消斑疹,行瘀血,治陽陷眩運,胸脅虛痛,久泄下痢后重,遺濁,帶下,崩中,血淋,下血,陰痿足寒。

⒏《醫(yī)學(xué)啟源》:升麻,若補其脾胃,非此為引不能補。若得蔥白、香芷之類,亦能走手陽明、太陽,能解肌肉間熱,此手足陽明傷風(fēng)之藥也。《主治秘要》云,其用者有四:手足陽明引經(jīng)一也;升陽于至陰之下二也;治陽明經(jīng)分頭痛三也;去皮膚風(fēng)邪及至高之上四也。脾痹非升麻不能除。

⒐李杲:升麻,發(fā)散陽明風(fēng)邪,升胃中清氣,又引甘溫之藥上升,以補衛(wèi)氣之散而實其表,故元氣不足者,用此于陰中升陽。又緩帶脈之縮急。凡胃虛傷冷,郁遏陽氣于脾土者,宜升麻、葛根以升散其火郁。引蔥白,散手陽明風(fēng)邪;引石膏,止足陽明齒痛;人參、黃芪,非此引之,不能上行。

⒑《湯液本草》:東垣云,升麻入足陽明。若初病太陽證,便服升麻、葛根,發(fā)出陽明經(jīng)汗,或失之過,陽明經(jīng)燥,太陽經(jīng)不可解,必傳陽明矣,投湯不當,非徒無益,而又害之也。朱(肱)氏云,瘀血入里,若衄血、吐血者,犀角地黃湯,乃陽明經(jīng)圣藥也,如無犀角,以升麻代之。升麻、犀角性味相遠不同,何以代之?蓋以升麻止是引地黃及余藥同入陽明耳。仲景云,太陽病,若發(fā)汗,若利小便,重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轉(zhuǎn)屬陽明,其害不可勝言。

⒒《綱目》:升麻引陽明清氣上行,柴胡引少陽清氣上行,此乃稟賦素弱、元氣虛餒及勞役饑飽、生冷內(nèi)傷,脾胃引經(jīng)最要藥也。升麻葛根湯,乃發(fā)散陽明風(fēng)寒藥也,時珍用治陽氣郁遏及元氣下陷諸病、時行赤眼,每有殊效。大抵人年五十以后,其氣消者多,長者少,降者多,升者少,秋冬之令多而春夏之令少,若稟受弱而有前諸證者,并宜此藥活法治之。《素問》云,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千古之下,窺其奧而闡其微者,張潔古、李東垣二人而已。又升麻能解痘毒,惟初發(fā)熱時,可用解毒,痘已出后,氣弱或泄瀉者,亦可少用,其升麻葛根湯,則見斑后必不可用,為其解散也。

⒓《本草匯言》:升麻,散表升陽之劑也。療傷寒、解陽明在表(發(fā)熱,頭額痛,眼眶痛,鼻干,不得眠)之邪,發(fā)痘瘄于隱密之時,化斑毒于延綿之際。但味苦寒平,所以風(fēng)寒之邪,發(fā)熱無汗;風(fēng)熱之邪,頭風(fēng)攻痛,并目疾腫赤、乳蛾喉脹,升麻并皆治之。又如內(nèi)傷元氣,脾胃衰敗,下陷至陰之分;或醉飽房勞,有損陽氣,致陷至陰之中;或久病瀉痢,陽氣下陷,后重窘迫;或久病崩中,陰絡(luò)受傷,淋瀝不止;或胎婦轉(zhuǎn)胞下墜,小水不通;或男子濕熱下注,腰膝沉重;或瘡毒內(nèi)陷,紫黑脹痛;或大腸氣虛,或肛墜不收,升麻悉能療之。此升解之藥,故風(fēng)可散,寒可驅(qū),熱可清,瘡疹可解,下陷可舉,內(nèi)伏可托,諸毒可拔。又諸藥不能上升者,惟升麻可升之。觀其與石膏、甘草治齒痛,與人參、黃芪補上焦不足,與桔梗、款冬治肺癰膿血,意可見矣。

⒔《本草正》:升麻,凡癰疽痘疹,陽虛不能起發(fā)及瀉痢崩淋,夢遺脫肛,陽虛下陷之類,用佐補劑,皆所宜也。若上實氣壅,諸火炎上及太陽表證,皆不宜用。且其味苦氣散,若血氣太虛,及水火無根者,并不可用。

⒕《藥品化義》:升麻,善提清氣,少用佐參、芪升補中氣。柴胡引肝氣從左而上,升麻引胃氣從右而上,入補中益氣湯有鼓舞脾元之妙,使清陽之氣上升而濁陰之氣下降。其味苦辛,多用亦有發(fā)表解肌之助,又善引參、芪益氣聰明,合柴胡治火郁五心煩熱。若勞碌傷神及肺有伏火者,恐升動陽氣,助火生痰,忌之。升麻(圖6)

⒖《本草新編》:升麻,必須同氣血藥共用,可佐使而亦不可以為君臣,世慮其散氣,不敢多用是也。然而亦有多用之時,如《本草綱目》、《經(jīng)疏》尚未言及。夫升麻之可多用者,發(fā)斑之癥也。凡熱不太甚,必不發(fā)斑,惟其內(nèi)熱之甚,故發(fā)出于外,而皮毛堅固,不能遽出,故見斑而不能驟散也。升麻原非退斑之藥,欲退斑必須解其內(nèi)熱,解熱之藥,要不能外出元參、麥冬與芩、連、梔子之類,然元參、麥冬與芩、連、梔子能下行,而不能外走,必借升麻以引諸藥出于皮毛,而斑乃盡消,倘升麻少用,不能引之外出,勢必?zé)醿?nèi)走而盡趨于大小腸矣。夫火性炎上,引其上升者易于散,任其下行者難于解,此所以必須多用,而火熱之毒,隨元參、麥冬與芩、連、梔子之類而行盡消化也。大約元參、麥冬用至一、二兩者,升麻可多用至五錢,少則四錢、三錢,斷不可止用數(shù)分與一錢已也。以升麻為止血之藥,此不知仲景用升麻之故也。夫吐血出于胃,衄血出于肺,止血必須地黃,非升麻可止,用升麻者,不過用其引地黃入于肺與胃耳。此等病,升麻又忌多用,少用數(shù)分,便能相濟以成功,切不可多用至一錢之外也。

⒗《本經(jīng)逢原》:升麻、葛根能發(fā)痘,惟初發(fā)熱時可用,見點后忌服,為其氣升,發(fā)動熱毒于上,為害莫測,而麻疹尤為切禁,誤投喘滿立至。按升麻屬陽、性升,力能扶助陽氣捍御陰邪,故于淋帶、瀉痢、脫肛方用之,取其升舉清陽于上也。古方治噤口痢,用醋炒升麻,引人參、蓮肉,扶胃進食,大有神效。

⒘《本草求真》:升麻,似與葛根一類,但此辛甘微苦,能引蔥白入肺,發(fā)散風(fēng)寒出汗,引石膏能治陽明頂巔頭痛、齒痛,引參、芪能入脾胃補脾,且同柴胡能引歸、芪、白術(shù)甘溫之藥以補衛(wèi)氣之散而實其表。不似葛根功專入胃,升津解肌而不能引諸藥以實衛(wèi)氣也。但升麻佐于葛根,則入陽明生津解肌有效,同柴胡升氣,則柴胡能升少陽肝經(jīng)之陽,升麻能升陽明胃經(jīng)之陽,一左一右,相須而成。

⒙《本草正義》:升麻,其性質(zhì)頗與柴胡相近,金、元以來亦恒與柴胡相輔并行,但柴胡宣發(fā)半表半里之少陽而疏解肝膽之抑遏;升麻宣發(fā)肌肉腠理之陽明而升舉脾胃之郁結(jié),其用甚近,而其主不同,最宜注意。故脾胃虛餒,清氣下陷諸證,如久泄久痢,遺濁崩帶,腸風(fēng)淋露,久痔脫肛之類,茍非濕熱阻結(jié),即當提舉清陽,非升麻不可,而柴胡猶為升麻之輔佐,東垣益氣升陽諸方,亦即此旨,并非以升、柴并轡楊鑣也。至于肝腎之虛,陰薄于下,陽浮于上,則不可妄與升舉,以貽拔本之禍,亦與柴胡同耳。升麻能發(fā)散陽明肌腠之風(fēng)邪,透表發(fā)汗,其力頗大,惟表邪之郁遏者宜之,而陰虛熱自內(nèi)發(fā)者不可妄試。又上升之性,能除巔頂風(fēng)寒之頭痛,然亦惟風(fēng)寒外邪宜之,而肝陽上陵之頭痛,又為大忌,瀕湖謂升麻治陽陷眩運,則頭目眩運,肝陽最多,所謂陽陷,甚不可解,恐非升提之藥所宜也。東垣謂止陽明齒痛,蓋用以引清胃之藥,入于陽明經(jīng)耳,非升麻能止齒痛也?!?/span>

折疊編輯本段栽培技術(shù)
繁殖方法

栽培技術(shù)用種子繁殖。種子采收后室內(nèi)干燥貯存2個月,發(fā)芽率10%以下

升麻,貯存1年后多數(shù)不能發(fā)芽。采種后,將種子進行濕沙層積低溫(-5℃)處理2個月,可以提高發(fā)芽率。播種育苗春、秋兩季均可。秋播在10月中旬-11月上旬;春播則在4月中旬-5月上旬。按行株距20cm×25cm順畦開溝,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nèi),覆土,稍加鎮(zhèn)壓。育苗期注意澆水、除草、追肥、遮蔭。育苗1年,在秋季地上部枯萎后或春季返青前移栽,按行距40-50cm,株距25-30cm開穴,定植于大田,栽后澆1次透水。

種植方法

選地整地:選擇海拔1000米左右,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zhì)的半陰半陽山坡地或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平地。選好地后,應(yīng)除去田間雜物,深翻30~40厘米。施底肥,每畝1000~2000千克,打碎土塊,耙細整平,做畦,畦高20厘米,畦寬100~130厘米。移栽地也可做成60~70厘米寬的大壟。

升麻繁殖方法:種子采收、處理:由于升麻花期較長,種子成熟時間長短不等,果實成熟時果瓣自然開裂,種子隨風(fēng)飄落,因此,要隨熟隨采,當果實由綠開始變黃,果皮開始枯干,果瓣快開裂時將果穗剪下,曬干后果皮全部裂開,除去果皮及雜質(zhì),種子再曬干后即可秋季播種。若來年春季播種,將種子按1:3的細沙混合進行沙藏,澆水保持濕潤,放在室外低溫貯存。注意栽培中不能選用隔年的陳種子,這是由于種子采收后室內(nèi)干燥貯存2個月,發(fā)芽率10%以下,貯存一年后多數(shù)不能發(fā)芽。

升麻播種:春秋兩季均可,春季在3月下旬~4月中旬。播種時先在畦面上按行距20--25厘米順畦開溝,溝深4~5厘米,把種子均勻地條播在溝內(nèi),蓋細土1.5~2厘米,稍鎮(zhèn)壓,土壤干旱時用噴壺澆1次透水,畦面蓋一層稻草保濕。秋季在10月中旬~11月上旬,播種方法與春季相同。

春季播種,當氣溫15~20*(2時,18~20天就可出苗,逐次除去畦面稻草,保持苗床土壤濕潤,干旱時,早、晚用噴壺澆水。幼苗因怕強光,在畦面上部用簡易葦簾遮蔭。當幼苗生長1年后進行移栽,移栽時間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或春季返青之前。在整好的大田按株距30厘米,行距45厘米開穴,穴深15厘米,每穴栽苗1株,覆土以蓋上頂芽4~5厘米為度,栽后澆1次透水。

田間管理

若遇干旱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促進苗子生長,在苗期要經(jīng)常中耕除草,鋤的深度要淺,以防損傷根莖。同時結(jié)合松土除草,6~7月份根據(jù)幼苗生長情況適量追施氮肥。2年生升麻結(jié)果較少,種子質(zhì)量差,在花蕾初期可剪去花序,以利根莖生長。以后每年中耕除草1~2次。在每年7~8月多雨季節(jié)向根部適當培土,以防積水。這是由于夏季高溫多雨季節(jié)植株多因根部腐爛而枯死。

病蟲防治

升麻病蟲害很少,僅有少量蠐螬,主要為害根莖,一般發(fā)生在5~6月,可用800倍40%樂果乳油澆灌根防治。病害有灰斑病,為害葉片,發(fā)生在8~9月,可在發(fā)病前噴波爾多液1:1:120倍液預(yù)防,發(fā)病初期用65%代森鋅500倍液防治[4]

藥用植物
膠冷杉 糖楓 海紅豆 猴面包樹 歐洲七葉樹
石栗 凹葉赤楊 腰果 刺果番荔枝 楊梅
檳榔 砂糖椰子 波羅蜜 楊桃 白樺堅樺木
胭脂樹 香水樹 爪哇橄欖 螃蟹木 番木瓜
阿勃勒 歐洲栗 大葉栗子 栗豆樹 黎巴嫩雪松
木棉 長角豆 檸檬 香檸檬 馬蜂橙
苦橙 橘椪柑 流蘇樹 油棕櫚 錫蘭肉桂
樟樹 龍腦樹 椰 可樂果 蘇丹可樂果
黃牛木 粉色黃牛木 意大利柏木 榅桲 第倫桃
金色第倫桃 低株第倫桃 榴蓮 古柯 桉樹
檸檬桉 干果桉 棉芝老桉 藍桉 加寧桉
杜仲 歐洲山毛櫸 香灰莉 菩提樹 歐納白蠟樹
銀杏 買麻藤 南美彎葉豆 八角 日本大茴香
普通胡桃 歐洲刺柏 鉛筆柏 臘腸樹 美洲落葉松
歐洲落葉松 月桂 窄葉月桂 金月桂 尖葉女貞
普通女貞 東方楓香樹 木蘭 芒果 茶樹
白千層 互葉白千層 綠花白千層 印度楝樹 鐵刀木
黃玉蘭 含笑花 乳油木 葫蘆肉豆蔻 蘭花樹
辣木 桑樹 黑桑 肉豆蔻 豆膠樹
歐洲橄欖 香橄欖 露兜樹 維奇露兜樹 闊葉露兜樹
馬來亞大風(fēng)子 球花豆 非洲球花豆 樹酪梨 海棗
意大利石松 歐洲赤松 牙買加胡椒 多果香椒 乳香樹
雞蛋花 酸橙 桃 杏仁 扁桃
野黑櫻 黑刺李 苦櫻桃 歐洲李 膠楊
楊樹 銀白楊 花旗松 番石榴草 草莓番石榴
小葉紫檀 紫檀 石榴 蘇里南苦木 牙買加苦木
夏櫟 洋槐 白柳 垂柳 黃花柳
接骨木 檀香 印度檀香 洋擦木 槐樹側(cè)花槐樹
歐洲花楸 安息香 藥用安息香 丁香 蒲桃
羅望子 漿果紅豆杉 短葉紅豆杉 可可樹 東方側(cè)柏
美西側(cè)柏 歐椴 美洲椴 寬葉椴樹 小葉椴
英國榆 加州月桂 牡荊 安古牡荊 棗
美洲花椒 石灰山花椒 胡椒花椒 釋迦 毒魚豆
檫木 苦楝 木蝴蝶 側(cè)柏 非洲李
皂莢 白樺 墨水樹 黃樟
銀栲皮 防臭木 甜舌草 赤楊葉唐棣 樹熊果
小檗 帚石楠 加羅林蠟梅 茶 美洲茶
氈毛美洲茶 加那利藿香 麥加沒藥 一枝黃 膠薔樹
巖膠薔薇 小果咖啡 朱蕉 紅竹 歐洲榛
山楂 野山楂 光山楂 單子山楂 巴豆
苦香樹寶錄瑞香 歐亞瑞香 紙用瑞香 異株五加 刺五加
麻黃 美洲麻黃 康藏麻黃 連翹 梔子花
粉紅梔子 冬青白珠樹 染料木 小金雀 高地棉
草棉 北美金縷梅 意大利蠟菊 狹葉蠟菊 小蠟菊
天芥菜 洛神葵 朱槿 沙棘 神香草
低地柳薄荷 巖生柳薄荷 代茶冬青 木藍 直立木藍
蘇門答腦木藍 痳瘋樹 柏葉痳瘋樹 棉葉痳瘋樹 馬櫻丹
指甲花 黃果山胡椒 烏藥 狹葉薰衣草 齒葉薰衣草
綿毛薰衣草 寬葉薰衣草 法國薰衣草 綠薰衣草 薰衣草
枸杞 臺灣十大功勞 十大功勞 阿里山十大功勞 木薯
可因氏月橘 七里香 蠟香桃木 加州蠟香桃木 沼澤香桃木
南天竹 錫蘭磯松 蛇根木 黑穗醋栗 光滑漆樹
亮葉漆樹 西西里漆樹 火炬樹 迷迭香 覆盆子
花竹柏 蕓香風(fēng)輪菜 歐洲風(fēng)輪菜 雅美鼠尾草 窄葉鼠尾草
丹參 南歐丹參 山扁豆 山艾 油栗
鳥茄 紫花茄 白英 鷹爪豆 馬錢子
飲料馬錢子 西洋丁香 鋪地香 金色鋪地香 金色檸檬鋪地香
檸檬鋪地香 檸檬百里香 簇生百里香 羅芙百里香 荷巴百里香
光亮百里香 濃香百里香 早生百里香 假毛百里香 寬葉百里香
銀斑百里香 百里香 蔓越橘 大果蔓越桔 歐洲越橘
越桔 蔓長春花 小蔓長春花 肝木莢蒾 櫻葉莢蒾
三裂葉莢蒾 可口莢蒾 絲蘭 白王蘭 鼠尾草
迎紅杜鵑 素馨花 胡頹子 狗薔薇 北江蕘花
常山 槲寄生 海桐 火炭母草 黃楊
千葉蓍 珠蓍 英國豆蔻 舟形烏頭 菖蒲
春側(cè)金盞花 茴藿香 藿香 黃邊龍舌蘭 龍芽草
纖龍芽草 匍筋骨草 斗篷草 高山斗篷草 海岸蘆薈
貝爾蘆薈 蘆薈 大蒜 小蒜 熊蒜
蔥 細香蔥 韭菜 大高良姜 南姜
藥蜀葵 蜀葵 藥用牛舍草 鳳梨 羅馬洋甘菊
春黃菊 可都多花菊 黃花茅 美國香茅 耬斗菜
辣根 山金車 加拿大細辛 歐洲細辛 北細辛
苦艾 野艾 柔毛艾 洋艾 小木艾
羅馬艾 山道年 香艾 菊龍艾 艾草
艾 魯?shù)劳?角菜 多穗馬利筋 敘利亞馬利筋
柳葉馬利筋 短絨紫苑 斯克綿毛紫苑 顛茄 白花莧
假馬齒莧 雛菊 凹唇姜 柴胡 中國柴胡
大花新風(fēng)輪菜 凱麥霞花 死亡棋盤花 圓葉風(fēng)鈴草 草甸碎米薺
無莖刺苞術(shù) 刺苞術(shù) 積雪草 長春花 黃金菊
藜菜 總花升麻 升麻 鉀豬毛菜 鈴蘭
番紅花 朝鮮薊 檸檬香茅 曲序香茅 馬丁香茅
香水茅 甜莎草 香莎草 紙莎草 香附子
干膜莎草 康乃馨 石竹 五彩石竹 姬石竹
羽花石竹 白鮮 狹葉球菊 紫球菊 布袋蓮
紫蘭草 麻澤蘭 香澤蘭 貫葉澤蘭 白豆蔻
阿魏 古蓬阿魏 納香 茴香 歐洲合歡子
野草莓 野草 山羊豆 金錢薄荷 甘草
三七 紅鳳菜 白背三七 臥三七 菊葉三七
原獨活 金絲桃 土木香 夏枯草 香茅
鳳梨春 茗荷 姜 球姜 姜黃
萬年青 當歸 小豆蔻 棉團鐵線蓮 東北鐵線蓮
小茴香 麝香黃葵 蔥芥 豬草 裸穗豬草
三裂豬草 蒔蘿 印度蒔蘿 中華當歸 暗紫莖當歸
峨?yún)?旱芹 牛蒡 黃花蒿 青蒿
紫濱藜 濱藜 燕麥 琉璃苣 芥菜
甘藍 蕪菁 日本蕪菁 瑞典蕪菁 金盞花
大麻 番椒 小果椒 薺菜 碎米薺
波葉碎米薺 葛縷子 印度葛縷子 大白屈菜 洋香藜
灰藜 茼蒿 油菊 鷹嘴豆 野苦苣
苦苣 藏掖花 薏苡 毒參 飛燕草
芫荽 胡瓜 印度南瓜 中國南瓜 美國南瓜
南瓜 孜然 曼陀羅花 印度曼陀羅 野胡蘿卜
毛地黃 黃花毛地黃 紫花毛地黃 染續(xù)斷 藍薊
箭生菜 刺芫茜 花菱草 小米草 荷包牡丹
大豆 毛豆 白花蛇舌草 雙花耳草 向日葵
大麥 天仙子 鳳仙花 板藍根 毒萵苣
萵苣 亞麻 澳洲亞麻 宿根亞麻 蕃茄
母菊 白花草木犀 黃香草木犀 冬馬齒莧 勿忘草
高山勿忘草 假酸漿 煙草 黃花煙草 黑種草
大馬士革黑種草 月見草 高山月見草 羅勒 丁香羅勒
大翅薊 列當 稻 罌粟 冰島罌粟
虞美人 歐芹 芹葉鐘穗花 菜豆 茴芹
日本茴芹 馬齒莧 黃木犀草 木犀草 蓖麻
歐洲堿蓬 鹽草 大蒜芥 芝麻 乳薊
亞歷山大草 龍葵 馬鈴薯 繁縷 雀舌草
孔雀草 印加萬壽菊 香葉萬壽菊 婆羅門參 草原婆羅門參
美麗三葉草 纖毛三葉草 紫紅三葉草 草地三葉草 胡蘆巴
塊莖金蓮花 旱金蓮 毛蕊草 玉米 仙草
蒺藜 莪術(shù) 貓尾草 矢車菊
芡 蓮 山葵
庫拉索蘆薈 蘆薈
一條根 鐵線蕨 毒蠅傘 麥角菌 歐洲鱗毛蕨
問荊 木賊 墨角藻 靈芝 大頹馬勃
糖昆布 香菇 烏羽玉 石松子 檞苔
彎葉泥炭蘚 舟葉泥炭蘚 乳突泥炭蘚 夏塊菌 槲寄生
風(fēng)茄 川貝 巴戟天 寬葉車前 木香
地黃 花椒 蓍姜花 塊莖金蓮花 海蔥
芋 姜 姜花 葛 附子
馬鈴薯 高山火絨草 野胡蘿卜
升麻屬
小升麻 短果升麻 興安升麻 升麻 大三葉升麻
南川升麻 單穗升麻 云南升麻 

文章來源:http://m.eeocool.cn/zhongyiyaojiu/zhuangyang/2022-08-18/39806.html
打印紙張:字號選擇:超大 帶圖打印打印此頁面 返回原文